目前我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成為導致大氣酸沉降、臭氧、灰霾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的重要根源。如不加以控制,氮氧化物的增加可能會顯著抵消二氧化硫減排帶來的環境效益。
大氣氮氧化物排放會造成多種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氮氧化物直接造成的污染及其引起的臭氧污染、酸沉降、顆粒物污染和水體富營養化二次污染問題。氮氧化物是生成臭氧的重要物質之一,與城市臭氧濃度和光化學污染緊密相關。
同時,氮氧化物還是城市細粒子污染的主要來源,成為我國大中城市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大氣顆粒物污染、特別是區域細粒子污染和灰霾的重要根源。有關研究表明,氮氧化物排放也加劇了區域酸雨的惡化。
氮氧化物是需要減排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控制NOX排放的技術稱為煙氣脫硝。煙氣脫硝技術分為包括氣相反應法、等離子體活法、吸附法、液體吸收法、微生物法等。
氣相反應法
1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
該法是在一定的溫度和催化劑作用下,利用氨或烴做還原劑可選擇性地將NOX還原為氮氣和水的方法。此法對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不大,是目前脫硝效率較高,最為成熟,且應用最廣的脫硝技術。
2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是在900~1100℃溫度范圍內,無催化劑作用下,通過注入氨等還原劑可選擇性地把煙氣中的NOX還原為N2和H2O,達到去除的目的。在SNCR法中溫度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由于沒有催化劑加速反應,故其操作溫度高于SCR法。為避免NH3被氧化,溫度又不宜過高。目前的趨勢是以尿素代替NH3作還原劑。采用該方法一般可使NOX降低50%~60%。
3催化分解法
由于選擇性催化還原法需要消耗大量燃料氣,選擇性催化還原法則消耗大量的氨或烴,若能將NOX直接分解成N2和O2,便可達到既消除污染,又節約能源和資源的目的。
催化分解法正是基于這種思想而展開研究的。對NOX的分解有催化作用的有貴金屬、金屬氧化物和分子篩3類。有些催化劑的分解效率高但不能持久,主要原因是NOX分解后產生的氧不易從載體上脫除,易使催化劑喪失活性。
用炭代替傳統的載體物質制成脫硝催化劑,炭易與氧結合為氣態物質CO,CO2等,可使氧從炭的表面脫除,從而避免催化劑表面上的活性中心因吸附氧而中毒。
另外,炭本身就是還原劑,它易于將NO2在還原為NO或N2O。但因反應過程消耗炭載體,該催化劑壽命將取決于炭的消耗速度,尤其是對氧含量較高的氣體,壽命較短,該法還在進一步的研究中。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