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上解決反應釜制冷及加熱方式采用措施有:外夾套、外半管、內盤管等結構。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反應釜外夾套與外半管的各自特點:
闡述如下:
1. 容器類別和安全:外夾套方式屬于固定加熱或冷卻帶壓作業,外半管方式屬 于液態流動加熱或冷卻作業方式。就安全性而言,外半管方式更安全(不屬于固容規的容器范疇)。
外半管相當于給釜壁做了加強,增強了反應釜的剛度,減小了對內套筒體的外壓,實際增強了反應釜的剛度。
2. 換熱面積:外夾套方式大于外半管方式(以恒祥6300L為例)外夾套方式換熱面積A=14.71㎡ 外半管方式換熱面積A=9.66㎡
3.換熱效果:外半管方式換熱面積比外加套小約1/3,但流速可以提高到外夾套方式的2~3倍,實際增加了換熱效率。傳統夾套是一個面積很大的空腔,流體通過進口后,流通面積迅速變大,流速降低,除進出口周圍,大部分流通區域形成層流,降低設備的換熱效率。
而冷媒選擇最短路徑通過夾套,而夾套的其余部位冷媒不流動,形成死角,實際有效換熱面積約1/3才起到換熱作用。
4、半盤管冷卻的優點是:外半管設備冷媒沿盤管流動,流動區域內沒有死角,雖然總換熱面積約為傳統夾套換熱面積的2/3,但全部為有效換熱面積。半盤管內冷媒流速快,形成湍流,增加換熱效率。我們可以加大冷卻水泵的壓力,水壓增高,而使冷卻水流量增大,流速增大,提高換熱效果。
所以對液態加熱介質、冷卻介質外半管方式效果顯著。對于蒸汽加熱方式,考慮到外半管方式管阻影響,外夾套方式優于外半管方式。
5.耐腐蝕性對比:在使用冷卻鹽水冷卻時容易形成對金屬的H+、CL-離子腐蝕,外夾套方式容易形成溶液沉積而發生腐蝕;外半管方式采用上進下出高速流轉不易形成沉積,不易對管壁造成腐蝕。
6.冷卻介質使用效率:在多用途反應罐使用中,冷卻介質為單獨使用,避免了因閥門不嚴導致冷卻介質的跑、冒、滴、漏。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