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水務定義與特征
1、智慧水務定義
智慧水務,是通過數采儀、無線網絡、水質水壓表等在線監測設備實時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并采用可視化的方式有機整合水務管理部門與供排水設施,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并可將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并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
圖表1:智慧水務網絡結構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2、智慧水務特征
智慧水務是將傳統水力與現代住處化技術進行深度融合,以提高水務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具有三方面特征:
圖表2:智慧水務的基本特征
類別 具體 水利感知的智慧 充分利用現代傳感技術,實現對水體的全面及時的監測,形成強大的水力物聯網系統; 水利業務的智慧 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傳統的水利癸領域進行智能化管理,提高水務建設和管理水平; 水利人的智慧 使水利更好的為人類生活、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提供有力的保證,促進水務一體化,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水務管理和建設提供保障,為社會公眾提供定制服務。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智慧水務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12年7月,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其中與智慧水務產業相關的有:
圖表3:智慧水務相關的規劃
智慧水務相關規劃 先進環保產業 加大技術創新和集成應用力度,推動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重金屬污染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減震降噪設備、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開發和產業化;推進高效膜材料及組件、生物環保技術工藝、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及相關新材料和藥劑的創新發展,提高環保產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成套能力,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大力推進環保服務業發展,促進環境保護設施建設運營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探索新型環保服務模式。 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大力發展源頭減量、資源化、再制造、零排放和產業鏈接等新技術,推進產業化,提高資源產出率。重點發展共伴生礦產資源、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制造、資源再生利用,以先進技術支撐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餐廚廢棄物、農林廢棄物、廢舊紡織品和廢舊塑料制品資源化利用。 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 實施寬帶中國工程,加快構建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統籌寬帶接入、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電視網絡建設;加快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開發和自主標準的推廣應用,支持適應物聯網、云計算和下一代網絡架構的信息產品的研制和應用,帶動新型網絡設備、智能終端產業和新興信息服務及其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發展寬帶無線城市、家庭信息網絡,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向農村和偏遠地區延伸覆蓋,普及信息應用;強化網絡信息安全和應急通信能力建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