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生長所需的氨基酸中,支鏈氨基酸(BCAA)是一組在碳鏈上具有支鏈結構的脂肪族中性氨基酸,包括亮氨酸(Leu)、異亮氨酸(Ile)和纈氨酸(Val)。BCAA在生理調節與機體代謝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被稱為功能性氨基酸,同時也是豬營養理想氨基酸模型的下一組限制性氨基酸。但其在生豬養殖上的高效應用及其確切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為此,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領銜的科研團隊以完善動物營養理論與改善人類健康為出發點,深入探究BCAA在生豬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量及其作用機制,同時也為人的營養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前期研究結果初步表明,生長豬飼喂低蛋白(17%)日糧并補充BCAA,其生產性能不受影響,背部脂肪減少,且伴隨調節L型氨基酸轉運載體的基因表達水平以及信號通路AMPKα的激活;隨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進一步考察低蛋白日糧添加不同比例的BCAA(Leu:Ile:Val)對生長豬生產性能以及氨基酸與脂肪酸代謝的影響,并找到其最佳的比例范圍為1:0.25:0.25-1:0.75:0.75,該比例范圍的BCAA還能改善肌肉組織的脂肪酸組成,從而提高豬肉品質,在滿足動物維持、生長需要的同時,提高對氮營養素的高效利用,有效節約蛋白質飼料資源,并減少集約化養殖導致的環境污染。上述研究成果發表在動物營養期刊Amino Acid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待刊)以及Animal Nutrition。鑒于團隊在BCAA營養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進展,Cell旗下子刊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發出約稿邀請,論文已在線發表。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372325)以及國家基礎研究“973”項目課題(2013CB127305,2012CB124704)的資助。后續工作正在開展,結合動物營養學、分子生物學以及細胞生物學,重點比較Leu及其代謝中間產物在生豬養殖上的飼喂效果及其對脂肪細胞棕化的差異調控機制。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