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近日,名為《福建藍海化工強行落地環評報告涉嫌蒙混過關》、《環境評估報告作假是誰讓仙游如此瘋狂?》等文章、帖子在網上迅速傳播。這些文章和帖子的矛頭直指福建仙游的一個名為“福建藍海新材料”的精細化工項目,網友質疑當地政府在該項目中環評造假并強行上馬。事情是否真如網上所言,記者前往仙游進行核實。
據仙游縣領導介紹,“福建藍海新材料”項目由山東省藍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凱邦錦綸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組建,項目占地2000畝,計劃總投資人民幣67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過氧化二異丙苯、10萬噸丁苯橡膠和年產20萬噸三元乙丙橡膠裝置和其配套的輔助設施及公用工程設施。
仙游縣領導告訴記者,一個項目落地要經歷環評、公示聽證、上級環保部門審批、土地出讓等程序之后,業主單位才能按環評要求動工建設。2012年8月“藍海”項目公司委托蘇州科太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編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并于2012年8月6日-8月17日、2012年12月10日-2012年12月21日進行兩次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示。2013年3月28日項目環評報告書提交莆田市環保局組織預審,4月26日莆田市環保局組織專家咨詢會,對該報告書進行咨詢,提出專家咨詢意見。目前“藍海新材料”項目還未動工建設,只處于環評階段,環評報告書正在編修,只有環評通過后才能進行聽證等其他程序。
記者在蘇州科太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查詢發現,其環評資質有效期至2015年8月22日;網友所貼照片并非為“科太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而是其兄弟公司“科大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的相關資質圖片。仙游縣領導表示,網上所傳的“項目強行落地,環評報告造假”的傳聞并不屬實。
仙游縣領導說,規劃中的“藍海”項目所在的福建仙游經濟開發區化工新材料園區,是200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福建省湄洲灣石化基地發展規劃》中的仙游臨港工業發展主陣地。
仙游縣領導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仙游縣工業基礎薄弱,“藍海”是仙游縣有史以來投資額最大的生產性項目,縣里爭取到這個項目十分不易。項目生產的過氧化二異丙苯、丁苯橡膠和三元乙丙橡膠,屬節水輕污染型的石化下游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福建省產業布局。
對于村民們對化工廠可能帶來污染的擔憂,仙游縣領導表示,仙游縣對“藍海”項目的態度很明確,絕對不能用群眾的生命健康開玩笑。據當地領導介紹,“藍海”項目引進的工藝技術均采用國際最先進的全自動化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均是在密閉環境下進行的,可有效保障安全。該項目環保投資預計達3.537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5.23%;企業投產后將建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清潔生產審計,清潔生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對于群眾反映最為突出的“三廢”問題,仙游經濟開發區的相關領導向記者出具了“藍海”項目環評報告書。根據環評報告書,“藍海”全廠日廢水量為3831噸。目前莆田市正在建設環湄洲灣排污管道,項目投資12億元,將于2014年底投入運行,仙游經濟開發區日排放配額可達8萬噸。“藍海”產生的廢水經廠內污水站處理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后將經公共排污管道排入湄洲灣外灣深海;而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為鍋爐煙氣、生產工藝尾氣、廠區儲罐等無組織排放廢氣,尾氣循環綜合利用后經催化氧化燃燒處理成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可完全實現達標排放;生產產生的固廢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成為下級企業的生產原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