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智慧水務”成為水務行業內的熱辭。本人結合水務行業及對“智慧”二字的理解,談一談關于智慧水務的哲學思考,或許對如何正確理解智慧水務,不無裨益。本文為第一開篇:先從哲學角度思考,從“虛”的層面上,先作一闡述,后面分成幾個話題,從智慧水務的包括軟件、硬件層面出發,把智慧水務的整個輪廓作一個大概的描述,以期拋磚引玉。并希望對智慧水務平臺建設等頂層設計、對水務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如何理解智慧水務中的“智慧”二字
何為智慧水務?百度中有個定義,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以了解智慧水務的基本了解:“智慧水務通過數采儀、無線網絡、水質水壓表等在線監測設備實時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并采用可視化的方式有機整合水務管理部門與供排水設施,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并可將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并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
個人認為,這個定義與智慧的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至少與目前“互聯網+”及“+互聯網”的思維存在一事實上差距。很多人把智慧水務與時下流行的“互聯網+”進行聯系,事實上,水務行業,作為一個傳統行業,目前只是傳統手段利用了部分互聯網的應用功能,只能是“+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的概念,當然中間也包含了在線監測儀器為主的“物聯網”手段。
所以,這個定義其實多數內容尚停留在水務企業中信息化建設,然后在信息化上達到一定智能化程度的層面上。要真正理解智慧,我們不妨更換一個角度,從佛經上來考察智慧的根源,看上去佛經中的內容與智慧水務風馬牛不相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和觀察智慧水務,會給我們一些更廣闊的思維度。
“智,梵文曰若那(Jnana),意為決斷。慧,梵文為般若(Prajna),意為揀擇”。所以簡單點理解,智慧包含兩個要點,一是決斷,可以涵蓋預測、判斷、決策等功能。二是揀擇,按個人理解涵蓋篩選的能力,在信息化時代,經驗本身是嘈雜的,篩選的能力顯得尤其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夠抓住主要矛盾,從而有效地解決實務問題。
智慧的根本是預知未來事物變化的能力。已經發生的事情是不可改變的,但可以積累經驗,可以“轉識成智”,所以智慧水務對歷史的數據價值就是提供了經驗,而這個經驗是需要相當數量的統計加上科學理性的分析,然后發現規律,不斷對預見提高提供佐證,并在不斷佐證的基礎上,提高預見的正確性,從而達到預見能力的提高。
在水務行業中,需要預知的內容,以及需要解釋的內容是非常具體化的。比如:污水處理工藝中,根據進水情況,能夠快速準確自動地調整運行參數(污水處理WEST運行軟件);自來水管道搶修過程中,對影響用戶,管網閥門的啟閉快速提供決策,并能夠提供多種決策方案,包括對用水戶的影響及告知,能夠自動產生方案,供運營者決策(類似GIS系統、水力模型、工作流程的整合系統)等。當然還有更高的程度的延伸與關聯,試舉一能夠讓非專業人士通俗理解的事例:
事例:水量突變與電視據播放的關系。
某城市在近一個月內,許多小區水量都會有一個突增,起初認為,有漏水,或盜水情況。但經過在線水表監測分析,發現水量突增現象均發生在晚上8時左右,突增的時間都在5-10分鐘之內。漏水與盜水的可能得以排除,但真實的原因,一直未能查明。二個月之后,此現象恢復正常。
后經分析:一部熱播電視劇的擦播廣告時間,也水量突變時間一致,因此結論為:廣告期間,多數觀眾上洗手間導致該時段的水量突增。這個現象在同行間,經常成為飯后談資,但我們可以得出二個結論:一是該電視劇的收視率較高;二是有許多相關性,超出我們的想象范圍。
二、關于智慧的三個類型
在實務層面上,智慧可分為三類:創新智慧、發現智慧、規整智慧。
創新智慧
從無到有地創造或發明新的東西。上述事例中,看上去一個表面的有趣現象,事實上真要找到其中的內在聯系,還是需要一些技術手段,比如智能水表的在線實時監測、管網的分區管理,甚至于科學實用的水務模型,這些科技手段的建立是隨著科技進步,應用在水務上的創新手段。這些科技思維與手段,就是創新智慧,這些智慧往是跨界的應用。
比如智能遠傳水表,本身就是移動信號在水表上的應用結合。所以目前有許多水表供應商也開始對遠傳水表的軟件建設硬件配套上大做文章。也有許多二次加壓設備供應商對水務公司的一些核心內容尤其是在線監測軟件應用,數據分析等內容也在打著“智慧水務”的旗號,搖旗吶喊,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行業的一種進步,給傳統的水務行業帶來勃勃生機。到目前為止,傳統的水務行業依然存在著保守封閉的特性,創新能力依然是短板。創新智慧,事實上是智慧水務項目中,最需要的一項內容。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