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本文圍繞熱網換熱站綜合節能監管與應用實踐,對于換熱站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的諸多環節,對其基建生產和運行維護過程的節能監督管理與實踐應用,依據供熱全過程管理流程提出了一些應用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夠有益熱網換熱站綜合節能監管與應用。
主題詞:供熱;節能;應用;探討
在國家城鎮化建設加快進程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社會供熱需求和城市公用事業需求不斷增長,在其日益增長的城市熱網建設運營管理中,由于熱網設備系統建設周期長、基礎數據多,地域覆蓋廣、用戶需求大,如果仍單一依靠傳統熱網管理模式,難以應對急劇增長的供用熱服務需要,迫切需要供熱企業積極探索各種形式的現代管理模式與管控方式,尤其要加強以節能降耗為中心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是實現供熱企業安全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在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城市發展進程加快中,供熱管網和熱用戶范圍不斷拓展,其設備系統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環境,地理位置各不盡同,其信息量大、數據復雜、區域廣泛,且管網經過多年新建和改建,系統鋪設運營情況日益復雜,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熱網現代運營管控能力。這些根本的制約長期存在于供熱熱網建設與管理的各個環節,依據現有模式不斷分析探討節能熱網建設應用,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尤其是城市集中供熱上馬較快期間,新建二級熱網和換熱站建設匆忙,老舊城區管網陳舊且老舊建筑偏多,導致二級管網的整體質量不盡理想,尤其是換熱站這個中心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受到制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供熱運營管理和供熱效果。在其受到設備選型布局、系統安裝實施以及生產運營維護和日常管理環節的諸多限制,以及存在較多的用熱不規范現象,給整個系統的節能降耗管理帶來制約。要在規范二級熱網建設中強化換熱站標準化建設管理,通過規范標準化換熱站建設運營,不斷改進提升二級熱網的基礎建設、設備選型安裝、運營維護以及日常管理,保障節能降耗措施的有效應用和實施。
1換熱站節能設計理念
換熱站是實現一網和二網安全經濟供熱的最關鍵設施,成為供熱熱網安全經濟運行和節能降耗目標控制的關鍵環節,做好其設計建設運營管理是實現熱網安全經濟可靠性運營的基本保障。
傳統的換熱站設計建設應用,由于受到熱網規劃建設時間不足,以及熱網建設環境復雜,尤其是一些區域匆匆上馬的現實情況制約,對于換熱站設計選型沒能充分考慮區域供用熱需求和發展規模變化情況。由于時間緊張的原因,大多簡單采用了一般基本規模形式的換熱站設計應用,基本上沒能充分考慮區域用戶規模和發展規模,以及區域供熱資源和供熱發展前景,只是較為簡單地統一選型,一般為一至兩個換熱機組為一個常規的換熱站,由于其對應的區域供熱用戶沒能很精細地考慮容量、環境、樓宇、地理、環境等因素,匆匆上馬常規形式的換熱站,在其后期建設應用中由于沒能監管到位,很難發揮換熱站應有的綜合節能運營效果。
在考慮經濟建設應用的基礎上,一般3至5個相鄰換熱站的選型盡量統一,在其備用容量選擇上要綜合考慮幾個相鄰換熱站的擴容規模,在經濟高效原則下可以考慮一個中心區域的換熱站加大規模,以綜合應對周邊用熱規模不可控拓展的需求,切忌統一設計大容量的換熱機組,以及選擇備用容量較多的機組,以至于每個換熱站都有充分余量的考慮,一旦這樣其區域半徑內換熱站的綜合效能勢必降低。
在其容量選擇設計上,不要過多地考慮周邊拓展規模,因其供熱規模發展很不平衡,受到制約的方面較多,很多大容量的換熱站很長時間沒能對應應有的供熱規模,很長時間存在于“大馬拉小車”的供熱現象,很少的一些用戶群使用高容量的機組,其安全經濟運營效果較差。
2標準化換熱站新模式
換熱站原則上要按照一個供熱區域中心選址建設,其建筑結構及設備選型以及安裝調試和運營維護,都按照當前安全經濟可靠運行的理想標準建設運營,在其選址建筑、設備安裝、運營維護環節,都有規范的作業指導標準進行規范實施,我們可以假設為這種模式下的換熱站為標準化換熱站。在綜合建設運營管理以及節能降耗措施落實中,參照進行系統的實施應用,這種管理模式即為標準化的換熱站管理模式。其節能降耗目標措施就可對照規范實施和不斷改進,從而不斷優化提升整個換熱站的管理標準。圍繞這種標準模式不斷優化節能降耗措施及實施,從而不斷提升當前標準狀況下的換熱站節能優化改造實施方案,新的標準化換熱站綜合指標相對提升,不斷提高換熱站標準化建設應用管理水平,促進綜合節能措施的有效落實和應用。
做好規范換熱站為主的二級熱網建設監督管理。規劃前期就要拿出書面的關于二級網建設和入戶聯網的有關規定、要求以及其它善意的意見和借鑒經驗等,要以重要的行文方式和公文傳遞方式傳遞,并實行定期的現場監督管理,減少將來二級網規劃建設監管不足而引發的被動管理和能耗損失。監管好二級網施工關,積極借鑒其它建設項目經驗教訓,從而事前影響建設方和業主方按照規定建設好二級熱網和換熱站,減少建設不足所帶來的系列能耗損失。
在當前市場化運作機制中,對于沒有政府職能和行業管理職能的企業行為,就要超前做好政策和行業引導、過程實施聯絡監管、竣工實行行業驗收、接入實行合同約定。尤其利用好合同約定環節,對應入網接入和運營管理這個主體,進行相關的工程建設、設備系統、廠房環境、配套建設等合同或者合同附件的形式進行連帶約定,增加其行業管理的實際效果。
對于合同約定后的管理,一般應當建立正常的監管組織和人員或者約定其定期的監管以及聯絡形式,盡量實行現場定期管理和書面監管相結合的模式,大型工程基建項目可以實行專項項目經理監管形式,重點對整個工程的過程監督與管理控制。監督控制形式以標準化換熱站建設規范手冊為主線,實行重點工程點的“W、H”點控制檢查制度,對于重要工程質量跟蹤現場過程控制與管理,做好重要安全質量點和供熱主要接口工程的監督管理,實行過程重點控制和現場停工待檢驗收制度,也可邀請或者借助政府相關職能和行業所屬部門進行聯合管理。
重點監管內容要以標準化換熱站規范手冊為主線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與管理,所以手冊內容要詳細完整規范實用。重點結合供熱生產運營鏈條的關鍵環節和接口程序,對于整個工程的過程環節進行書面詳細的規定規范,盡量提升其行業指導和管理的實際作用。其內容優先排定換熱站建設環境、空間、接網、設備、系統、配套以及相關工程安全質量的整體控制和分項監管內容和程序,要體現每個過程所要控制的標準和目標。對于重要的過程務必實行停工待檢制度,禁止跨越質檢點,同時要做好特殊天氣的特殊工況監管,以及夜間節假日期間的工程監管。每個監管點要目錄清晰地指出建設過程控制管理的重點,標定每個環節部位材質、施工、工藝、設備以及備件的具體要求和施工工藝質量,既能讓業主方用來作業應用規范,又能作為監管的規范指導作用,實現一冊通式的管理和應用。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