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效低低溫電除塵技術,涉及電除塵器介紹,內容如下:
【技術名稱】高效低低溫電除塵技術
【技術內容】
通過換熱器進行熱交換,使得進入電除塵器的運行溫度由通常的低溫狀態(130℃~170℃)下降到低低溫狀態(90℃左右),實現提高除塵效率的目的。除塵效率可達99.8%以上;出口煙塵排放濃度≤30mg/m3;煙氣余熱回收系統的漏風率不大于0.5%,電除塵器的漏風率不大于3%。
煙溫每降10℃可節省不低于0.4g/kWh的發電標煤耗。粉塵排放濃度可達到國家最新排放標準30mg/Nm3以下。該技術成熟、穩定,節能降耗的同時又能減排,非常適用于燃煤電站鍋爐煙氣治理。
【適用范圍】燃煤電站鍋爐
典型案例
【案例名稱】
600MW機組余熱利用高效低低溫電除塵工程
【項目概況】
本項目于2012年1月開始設計,2012年5月開工建設,2012年7月竣工并于當月投入試運。
【主要工藝原理】
本項目采用余熱利用高效低低溫電除塵技術,主要工藝原理如下:在除塵器的進口喇叭處和前置的垂直煙道處分別設置煙氣余熱利用節能裝置,兩段換熱裝置串聯連接,采用汽機凝結水與熱煙氣通過煙氣余熱利用節能裝置進行熱交換,使除塵器的運行溫度由原來的150℃下降到95℃左右。垂直段換熱裝置將煙溫從150℃降至115℃,水平段換熱裝置將煙溫從115℃降至95℃。煙溫降低使得煙塵比電阻降低至109~1010Ω˙cm的電除塵器最佳工作范圍;同時,煙氣的體積流量也得以降低,相應地降低電場煙氣通道內的煙氣流速。這些因素均可提高電除塵效率,使得電除塵出口粉塵排放濃度達到國家環保排放要求。此外,同步對電場氣流分布進行CFD分析與改進,改善各室流量分配及氣流均布。將換熱與電除塵器進口喇叭緊密結合,利用換熱器替代原電除塵器第一層氣流分布板,重新布置氣流分布,形成換熱、除塵一體式布置的系統解決方案,實現綜合阻力最低。
【關鍵技術或設計創新特色】
在有限的場地空間內合理布置足夠的換熱面積:垂直煙道換熱器和水平煙道換熱器;
采取“換熱+氣流均布”復合設計方案,實現綜合流阻最低;
采取新型復合換熱面,高效換熱、使用壽命長;
采取合理的換熱工藝布置,確保換熱效果最佳;
配置余熱利用電除塵自適應控制系統;
應用四防(防止低溫腐蝕/防止磨損/防止積灰/防止泄漏)關鍵技術。
圖1 本項目改造示意圖
【主要技術指標】
本項目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l 加裝煙氣余熱利用節能裝置后,4號機組額定負荷工況下,煙氣余熱利用節能裝置出口煙溫由150℃降至95℃左右。
l 加裝煙氣余熱利用節能裝置后,額定負荷下,4號機組供電煤耗比煙氣余熱利用節能裝置投入前降低2.16g/kWh。
l 煙氣粉塵排放濃度≤30mg/Nm3。
【投資及運行效益分析】
【投資費用】
本工程總投資約1800萬元。
【運行費用】
根據2012年8月-2013年7月實際運行情況,水、電、粉、氣、管理等運行費用約為80萬元/年。
該項目投運實際經濟凈效益約為650萬元/年。
【用戶意見】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達到了電除塵器提效,節省煤耗、水耗和引風機電耗的目的,對于燃煤電廠是一種較為實用的除塵提效、節能、降耗的改造方案。
原標題:高效低溫電除塵技術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