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無人機聯盟標準發布暨無人機性能檢測省地標啟動會在深圳舉行。無人機產業標準與知識產權聯盟發布《民用無人機系統二維條碼標識技術規范》、《民用無人機系統身份識別通用要求》及《民用無人機系統性能測試方法第3部分:無線射頻性能》三項聯盟標準,并正式啟動廣東省地方標準《民用無人機系統性能測試方法第1部分:多旋翼飛行平臺》的編制工作,這三項聯盟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推動實現無人機“一機一碼”,為無人機身份識別、飛行監管及質量管控提供強有力的依據和支持。
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副所長彭家志介紹,近年來,無人機全球市場快速增長,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迅猛,目前為止,我國涉足民用無人機領域的企業接近400家,其中制造、服務、研發等環節的企業占比大概為30%、50%和20%。與北京、天津、武漢、西安等地相比,廣東省依托強大產業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以及優越的創新環境、發達的資本市場,成為國內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的熱土,市場規模呈現井噴態勢。
“市場健康快速的發展,離不開標準的指引。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作為廣東省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項目承擔單位。目前正與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在民用無人機、機器人等標準領域開展深度交流合作。”彭家志表示,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將積極推動深圳市無人機企業參與廣東省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填補行業空白。
據悉,《民用無人機系統二維條碼標識技術規范》規定了民用無人機系統二維條碼的數據結構、內容、符號及技術要求。《民用無人機系統身份識別通用要求》規定了民用無人機系統身份識別術語、基本功能要求、主要責任相關方及要求。《民用無人機系統性能測試方法第3部分:無線射頻性能》規定了民用無人機系統通信鏈路中的術語和定義、發射機和接收機性能要求及測試方法。
(原標題:廣東民用無人機市場井噴 三項無人機聯盟標準發布)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