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中鋼協發布了2016版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報告。報告包括鋼鐵產量情況、進出口情況、節能環保情況等共十分方面內容。關于節能環保情況報告指出,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已經從單純的環境治理,轉變為全流程節能環保技術集成優化和資源能源高效利用前提下的清潔生產綠色制造。隨之涌現出一批節能環保先進企業。中國鋼鐵工業節能減排取得明顯進步,噸鋼綜合能耗逐年下降,噸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減少,中國鋼鐵工業能源消耗總量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進入下降階段。
中國鋼鐵工業以滿足國內需求為目的,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壯大,強有力的支撐了國家建設。2011-2015年,累計產鋼38億噸,滿足了同期中國GDP總量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8%對鋼鐵的巨大需求。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和經濟結構的優化,中國鋼鐵工業將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完善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努力化解過剩產能,持續推進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一、關于鋼鐵產量情況
2015年,中國內地全年生產粗鋼8.04億噸,比上年減產1917.98萬噸,下降2.33%。2015年長材產量下降3.60%,管材產量增長10.98%,板帶材產量增長2.50%,其中冷軋薄板增長6.49%,鍍層板增長2.67%。粗鋼產量下降,部分高端產品產量增長,中國鋼鐵工業產品結構有所優化。2015年,世界66個主要產鋼國家和地區共生產粗鋼16億噸,比上年下降2.86%。主要產鋼國家粗鋼產量多數下降,僅有少數國家粗鋼產量增長,見表1。主要產鋼國家粗鋼產量單位:萬噸、%
二、關于進出口情況
2015年,中國鋼材出口1.12億噸,比上年增長19.9%,其中板材和管材合計5775.29萬噸,占出口總量的51.38%;進口鋼材1278萬噸,比上年下降11.4%;全年凈出口鋼材折合粗鋼1.03億噸,占中國內地粗鋼產量的12.81%。2015年中國內地進口鐵礦石9.53億噸,比上年增長2.2%。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6.07億噸,同比增長10.76%;從巴西進口鐵礦石1.92億噸,同比增長12.1%;從南非進口鐵礦石4537.83萬噸,同比增長4.06%。2015年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鐵礦石占進口總量的83.85%。
三、關于市場需求情況
2015年,中國內地粗鋼表觀消費量7.04億噸,占全球總量的43.2%,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鋼材消費市場。中國經濟的區域不平衡性以及目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決定了國內市場需求將保持基本穩定和較高的需求總量,市場前景依然可觀。
四、關于行業效益情況
2015年,全球鋼材價格下跌。12月末,CRU國際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同比下降32.4%,其中長材指數下降28.5%,板材指數下降34.6%。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同比下降32.16%,其中長材指數下降31.18%,板材指數下降33.27%。CRU國際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降幅高于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受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影響,中國鋼鐵工業經濟效益有所下降。2015年,中國鋼鐵工業(包括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7.2萬億元,比上年下降13.9%,利潤總額971.9億元,比上年下降60%。
五、關于化解過剩產能情況
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按照世界鋼協數據,2015年全球粗鋼產能利用率為69.7%。2014年末中國粗鋼產能約為11.3億噸,按照2015年產量測算產能利用率71.2%,和全球情況基本相當。
中國政府、鋼鐵行業和企業積極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取得了明顯成效。“十二五”期間,已淘汰落后鋼鐵產能9000多萬噸;鋼鐵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年下降,2015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1%;市場競爭和環保壓力已促使一批鋼鐵產能退出,包括各類所有制企業。
2016年2月,中國政府發布了《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計劃在未來五年再壓減1億-1.5億噸鋼鐵產能,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中國將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經驗,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妥善處理人員安置等問題,盡快實現供需再平衡。六、關于技術進步情況鋼鐵行業以服務經濟發展和下游產業需求為宗旨,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一方面,建筑、造船、汽車等量大面廣鋼材產品整體水平提升,高強鋼筋及鋼結構用鋼比例提高,試點省市400兆帕及以上高強鋼筋的使用比例已達70%~80%,高強造船板占造船板比例已超過50%。另一方面,一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研發成功,用于大型水電、火電、核電裝備制造的取向硅鋼板、磁軛磁極鋼板、電站蝸殼用鋼板等產品性能達到領先水平;核反應堆安全殼、核島關鍵設備及核電配套結構件三大系列核電用鋼在世界首座第三代核電項目CAP1400實現應用;高鐵轉向架構架用鋼,時速350公里高速動車輪對用鋼即將進入試用階段;第三代汽車高強鋼實現全球首發。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