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MediaLab)共同創辦人NicholasNegropont在日前的NXP/FTF論壇發表專題演講,他強調,生物科技將“成就”未來的所有運算等技術發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MediaLab)自NicholasNegroponte等人于1985年創辦后,一直是未來科技的先驅。盡管坦言錯過的比成功的更多,Negroponte在日前于德州奧斯汀(Austin,Texas)舉辦的NXP/FTF論壇專題演講時回顧過去所累積的成就。
同時,他也預測21世紀的發展,并提出“如何利用生物科技‘成就’未來電腦”的新方向。
Negroponte指出,“我曾多次探討未來的主題,主要是預測未來10年的發展,然而,每當到了那個時間點,它總是和預測的不同,而我們必須再進行一整組新的預測。如今,我已經反覆進行過無數次的預測了,因此想要提出一個我認為真的能預測未來的新看法?!?BR>
他其實并非想表達“天底下沒有什么一成不變”(nothingstaysthesameexceptchange)的道理,而是真的提出一個人們如何改變世界的觀念。例如,在人們真正想要的和焦點團體所提議的需求二者之間有很大的落差。
另一方面,他指出,像賈伯斯(SteveJobs)等有遠見的人十分善于在人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之前就先預測到了。
由于滿場聽眾都是工程師,他直接挑明了說大多數工程師僅著眼于漸進式的變化,這從根本上就錯了。
“漸進式轉變正是創造力的敵人,”他說?!叭绻惚仨毢饬磕撤N結果后才知道它值得做,這就表示它并不是一項很好的結果。事實上,如果它無法不證自明其價值,那么你完全不必加以衡量。”
然而,這一理念與硬體和軟體工程師的認知相抵觸,因為他們通常彼此競爭而耗用了更多的電腦運算周期。軟體工程師可能讓硬體停擺,使得硬體人員只得加大運算能力。同樣地,硬體工程師導入了更的處理器,而軟體人員只得立即取消一大堆新的加速功能。如此不斷地惡性循環。
“直覺的‘共識’(commonsense)確實很常見,”Negroponte說,“但我們想瞭解的不是智慧是什么、要如何實現,而是應該追求‘為什么’——就像為什么我們欣賞音樂、為什么我們覺得事情很好笑。這是著眼于智慧的不同方式,但缺常被忽略了?!?BR>
為了更楚的表達他的看法,他展示了幾張具開創性發明的簡報資料,這些發明都由于反對者阻撓而花費了半世紀的時間才真正實現。例如,觸控螢幕遠在每個人都還在用黑白陰極射線管(CRT)技術時就存在了,但反對者認為這種技術永遠無法普及,因為手指接觸時可能在整個螢幕上留下油污,而遮蓋掉與螢幕的互動。事實上,這種看法并沒有錯,但卻是基于直覺“共識”的結果,至少以當今觸控螢幕成為最普及使用者圖形介面(GUI)的情況來看確實如此。
他還指出,虛擬現實(VR)頭戴式顯示器(HMD)和GoogleStreetView街景車的原創性發明,同樣更早出現在數十年前,但最后也失敗了,原因就在于創新的敵人——漸進式改變,以及人們自然的“共識”。同樣地,語音與手勢介面也是一樣的。
因此,根據所有的前提來看,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的?Negroponte預測,生物技術將學習如何發展未來的所有技術——從通訊到交通運輸。
Negroponte強調,“如果我今天要建立一座新的實驗室,那一定會是生物技術實驗室。”
文章鏈接:中國化工儀器網 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92871.html
標簽:生物科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