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煤鋼夾擊下的焦化之殤:不虧就不錯了

作者: 2016年05月23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夾在鋼鐵、煤炭之間“兩頭受氣”,巨虧之下的焦化行業危局待解,企業如何轉型自救,生存攻堅戰已經打響。   主營產品冶金焦勉強做到不賺不賠,靠賣甲苯等副產品小有盈利,這是去年山東一家焦化企業的年

   夾在鋼鐵、煤炭之間“兩頭受氣”,巨虧之下的焦化行業危局待解,企業如何轉型自救,生存攻堅戰已經打響。

  主營產品冶金焦勉強做到不賺不賠,靠賣甲苯等副產品小有盈利,這是去年山東一家焦化企業的年度賬單。

  在焦化大省山東乃至全國,能做到“茍活”的焦化企業都屈指可數。來自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15年全國焦化行業虧損120多億。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說,2015年沒有虧損的焦化企業就是好企業。

  隨著焦炭價格從2013年的均價1800元/噸左右降到目前的700元/噸左右,前幾年數錢數到手軟的焦化企業,在被“過山車”甩到谷底后,在泥潭里正越陷越深。

  上游是煤,下游是鋼,處于“兩面夾擊”的焦化行業,是和煤炭、鋼鐵并列的產能嚴重過剩產業。隨著兩大行業陷入蕭條,焦化企業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焦化產能為6.87億噸,實際產量4.5億噸左右。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編制的《焦化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時期,焦化行業將淘汰全部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5000萬噸。

  事實上,焦化行業化解產能工作幾年前就已啟動。然而事與愿違的是,產能越控越過剩,焦炭價格一跌再跌,作為國家的基礎工業,焦化產業已經踩在懸崖邊上。

  2016年是焦化企業轉型升級關鍵之年。怎么轉,怎么升,在山東、山西等焦化大省,焦化行業危局待解。《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近日調研發現,部分焦化龍頭企業已紛紛開始棄“焦”轉型。

  不虧就是好企業

  山東省濱州市一家大型焦化企業大門口,近日《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此調研時看到,前來送煤、拉焦的車輛排出了幾公里,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型貨車,在排隊卸貨、拉貨,生產場面紅火。

  這家焦化企業占地接近4000畝,有3個分廠、近2000多名員工,焦化產能400萬噸,是山東省內最大的獨立焦化企業之一。

  “我們現在是滿負荷生產,但產能是一點都不能再擴了。”公司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直接原因就是焦炭價格一跌再跌。來自山東省焦化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受到市場供大于求與成本支撐力度減弱多方面的共同影響,加上環保政策施壓,鋼廠限產停產嚴重,焦炭需求減少,對焦炭價格形成壓力。山東地區二級冶金焦2015年全年均價為720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40元/噸。

  山東焦化行業的平均開工率不到70%。有業內人士統計,虧損面已經達到行業的90%。山東省內的焦化企業,以月計算,虧損額在千萬元的相當普遍。

  上述焦化企業去年艱難中有盈利,今年壓力仍不小。由于原料煤成本和成品焦炭價格相差不大,贏利點多指靠賣煤氣、粗苯等副產品。

  從歷史軌跡看,2003年,焦炭價格從穩定多年的300元/噸一路上漲到了年底的1300~1400元/噸,2006年,焦炭價格從約1000元/噸起步,到年底穩定在1500元/噸上方。到2008年,焦炭價格從年初的1700元/噸不到半年時間上漲到了3000元/噸以上,9月份之后,焦炭行情急轉直下,不到3個月的時間,價格暴跌了將近2000元,自此進入熊市。

  尤其是進入2005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焦化行業產品需求進一步減弱,產量和價格下跌明顯,企業效益加速下滑。

  煤、焦、鋼這三個產業, 焦是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兩頭都是產能嚴重過剩、僵尸企業云集的行業,焦化處于前后夾擊之中。兩邊市場行情都不好,比著壓價,焦化企業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山西焦化集團公布去年虧損8億元,同比下降 4299.89%。2015年,全國焦化行業虧損120多億。

  3月25日,在太原召開的第六屆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上,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說,在2015年沒有虧損的企業就是好企業。像幾年前一樣開門就賺錢,閉著眼睛就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越調越過剩

  焦化是國家的基礎工業,產能過剩一直是個老大難,內蒙古科技大學化工學院院長王亞雄教授表示,這是目前焦化行業四面危機的根本原因。

  崔丕江也表示,焦化企業已經到了大調整、大分化、優勝劣汰的階段,要堅定信心,打好焦化企業生存發展攻堅戰。

  企業要生存,第一道難題就是調控產能。

  事實上,從多年前開始,焦化行業就在推進去產能,然而,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產能越控越過剩。“十二五”期末,全國焦炭產能并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仍不斷有新增產能出現。

  以位居全國焦化產能前三的山東為例,從2012年開始,山東省經信委開始力推焦化企業轉型升級,3年多過去了,這個焦化大省飽嘗陣痛之苦,轉型步步維艱。

  山東省焦化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山東共有規模以上焦化企業52家,產能6100萬噸,其中,列入國家準入公告管理的企業42家,產能5090萬噸。2015年山東焦炭產量預計4400萬噸,同比下降4%。

  2011年年底的數據顯示,山東共有規模以上焦化企業58家,產能6200萬噸,列入國家公告管理的企業41家,產能5000萬噸, 2011年山東焦炭產量4500萬噸。

  產能3年僅減少產能不到100萬噸,對于山東而言,這個成績并不理想。

  在今年國家對煤炭、鋼鐵重拳去產能的背景下,焦化行業去產能也到了動真格的時候。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編制的《焦化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時期,焦化行業將淘汰全部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5000萬噸。

  山東省焦化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未來五年是國家對“煤炭—焦化—鋼鐵”產業鏈去產能、補短板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在經濟調速、環保壓力加大、市場低迷疊加壓力之下,焦化產業轉型升級形勢嚴峻,任重道遠。

  棄焦找活路

  和去產能同等重要的是找活路。

  2016年初,在山東省政府實施的新一輪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中,焦化產業被納入煤化工行業進行管理。這在全國屬于首創,標志著焦化產業由單純追求規模擴張向延伸產業鏈方向發展。

  從煤焦化到煤化工,雖是一字之差,卻是兩種思路。山東省焦化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提升到煤化工行業進行管理,等于拆掉了限制焦化產業發展的藩籬,更加注重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真正把煤炭“吃干榨凈”,走產業融合、高效經營、循環發展的轉型之路。

  同樣是焦化產能大省的山西,近兩年也一直在推進產業重組和轉型發展。去年7月,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山西省科技創新推進大會上提出,要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以焦為主向焦化并舉、以化為主的轉變。

  在山東,已有焦化企業先行先試。

  位于臨沂的一家鑄造焦公司,瞅準臨沂市淘汰小的燃煤鍋爐帶來的蒸汽需求市場商機,把焦炭余熱產生的蒸汽供應打造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從焦炭轉移到供熱上也是該公司未來的業務重心。

  在濱州市所屬的鄒平縣,一座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的綜合能源站已經建成使用,與傳統加油站不同的是,這里不但可以加汽柴油,還可以加氣(LNG、CNG),還超前配有充電樁,實現了“五站合一”。

  投資方山東清恒能源有限公司隸屬于山東物流集團,該集團副董事長魯友水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以能源站為抓手推進清潔能源建設,正是傳統焦化企業趟出來的一條新路。

  魯友水說,公路運輸是物流業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燃料用量極大。LNG液化天然氣作為清潔新能源,不但可以降低燃料成本30%左右,還可以有效改善環境。在山東省政府的支持下,物流集團聯合焦化企業,正在全省布局這種能源站。按照計劃,2016年實現能源站運營150個。

  “能源站建的越多,對天然氣的需求量越大,可以引導焦化企業轉型生產天然氣,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同時可以有效帶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魯友水說。

  崔丕江曾介紹,化解焦化產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在中小城市推廣多元化分布式能源供給。比如,焦化企業生產的氣化天然氣可以直接進入城市管網。

  據媒體報道,這樣的試驗已在河北省邯鄲市進行,當地一家焦化廠與城市煤氣公司合作,將焦爐煤氣生產的氣化天然氣直接接入城市煤氣公司的管網,既補充了天然氣供給的需求缺口,也有效利用了焦化企業資源,更減少了環境污染。

  在山西太原,去年開始試點推進生產民用焦,并由政府對居民購買民用焦進行補助。民用焦替代污染環境的散燒原煤,不但減少了能源污染,而且也給陷入虧損的焦化企業形成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也有焦化龍頭企業開始更“狠心”的轉型。

  從3月份開始,資產過千億元、年銷售收入過500億元的山東焦化集團,名稱正式被中融新大集團替代。作為山東省政府批準成立的5家省級大型企業集團之一,山東焦化集團獨立焦化產能國內第一,去年實現銷售收入515億元,利稅31億元,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好企業”。

  “好企業”正與焦化“主業”漸行漸遠。

  中融新大集團相關負責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為響應國家去產能的宏觀調控政 策,他們已經決定不再以傳統的能源化工作為主體產業來重點發展。更名去“焦化”,不僅是公司名稱淡化,更是業務重心淡化。新登場的中融新大將形成以金融投資為主體,物流清潔能源、能源化工有色金屬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體兩翼”戰略的新主體,金融投資產業替代了傳統能源化工板塊成為新的企業主體。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