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余熱電站的一些汽輪機組各軸瓦振動值的增大以致超標,會嚴重影響安全運行。其結果會加劇機組工作性能的降低或使機組根本無法工作。機組的軸瓦或轉子葉片等部件,因受附加的動載荷而加劇磨損、疲勞,甚至破裂,從而影響機組的運行壽命,或造成事故。
汽輪機組在投入運行的幾個月后,各軸瓦的振動值隨著運行時間的延續而逐漸增大。早期階段比較3~4個月前后的振動測量值才能看出變化,之后振動變化速度逐漸加快,但不論在早期、中期、晚期,在1~2天內振幅和相位基本是穩定的。部分運行參數,如汽缸的絕對膨脹,軸瓦溫度,轉子軸向位移等測點,顯示的數值變化通常不明顯。較為嚴重的機組,在振動值開始增大,其后的一兩個月內,逐漸增大至接近在線振動測點的聯鎖保護設定值,只得停機檢查處理。
振動值發生上述變化時,首先應根據收集的運行參數變化,初步分析和判斷出現異常振動的原因。
其次,應結合運行參數的變化,在停機檢修時,注意檢查后汽缸等部位與廠房固定位置的相對參照點,測量并與原始安裝數據比對。例如檢查后汽缸托架與后導板接觸面是否出現間隙等,判斷汽缸是否出現位移。如果機組振動缺陷較嚴重,決定揭汽缸檢修,還應檢查汽缸內部通流部分部件的摩擦,轉子彎曲變化和聯軸器中心變化等。
此外,還應結合這些軸瓦振動的型式進行分析判斷。
2測量和檢查
2.1檢查汽缸或凝汽器結構數據的變化
(1)后汽缸與后導板結合面檢查在后汽缸與后導板的的結合面之間,用塞尺檢查汽缸兩側的后導板是否存在局部間隙。此項檢查應分別在機組運行和停運時進行,以便于分析比較。例如,對出現問題的某臺機組測量,顯示后汽缸右側導板上的振動值大于對稱轉子布置的左側導板。運行時用塞尺檢查后汽缸托架與導板的結合面,發現后汽缸右側托架與導板結合面之間出現大面積間隙,最大間隙約為0.35mm,停機后檢查最大間隙達到0.70mm以上,不接觸面積占總接觸面積的50%以上。對左側托架與導板的檢查,發現也同樣存在局部間隙,機組運行時約為0.08mm,停機后約為0.40mm,不接觸面積占總接觸面積的25%以上。
上述存在的間隙說明,后汽缸與固定基礎位置的后導板之間出現了相對位移。顯然,后汽缸托架與導板結合面間隙越大,相對位移就增大,振動值也隨之增大。
(2)機組安裝原始結構數據的對照檢查機組安裝時應設有固定位置與汽缸某處標高的相對參照測點,發現軸瓦振動值開始增大時,可根據這些參照測點,定期測量并將各時期的記錄比較,確認后汽缸等相對基礎的位移變化,得到準確的結論。
機組停機檢修時,根據當前測量與原始安裝的結構數據進行比對。主要測量內容包括,非落地式結構的2號軸瓦處轉子軸頸的揚度,聯軸器中心出現變化等。
例如,對出現問題的某機組的檢查發現,凝汽器四角的底座上,左側和右側的各四個彈簧高度變化較大,左側比右側的所有彈簧高度值大約降低15mm。顯然是凝汽器左側的彈簧受循環水管道下沉等外力的影響,彈簧受到壓縮,造成彈簧高度值變化。這也說明凝汽器設備的本身出現了位移。
(3)前汽缸貓爪橫銷與墊塊的結合面檢查機組運行時,前汽缸單側貓爪橫銷下的墊塊,開始出現緩慢向外移出的現象,用手錘輕輕敲入墊塊復位后,第二天或數小時內又再次向外移出。伴隨這種現象出現的就是機組振動值逐漸增大。或者相反,某些對振動值增大出現較敏感的,如2號和3號瓦為非落地式軸承的機組,是隨著振動值的逐漸增大,然后出現單側貓爪橫銷下的墊塊緩慢向外移出現象。這時應注意檢查前汽缸貓爪橫銷與墊塊結合面的間隙。例如,對出現問題的某機組,停機后用塞尺檢查,右側貓爪橫銷與墊塊之間的結合面存在0.15mm間隙。上述檢查到此間隙的存在,則應該是前汽缸與前軸承箱的支撐之間出現了相對位移。
2.2檢查汽水管道等位置與固定結構的變化
(1)循環水管道檢查
循環水管道的檢查內容,即檢查管道是否發生下沉。汽輪機組的四根循環水的進出水管道全部布置在凝汽器的一側。在與凝汽器連接的每根垂直管道上,設計采用一件帶有伸縮短節的蝶閥,即伸縮蝶閥。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