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所依賴的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正日益枯竭,人類迫切需要轉變能源的生產與消費模式……”講解員秦麗杰像往常一樣娓娓道來。談起三年前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解時的場景,現已任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生態城供電營業所副主任的秦麗杰記憶猶新,“剛開始講的時候,很緊張,腦子是空白的,講著講著,感覺到總書記的親和力,漸漸不再緊張。”
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可視化展廳時,對電力服務和生態城市建設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并指出,生態城要兼顧好先進性、高端化,能復制和可推廣兩個方面,在體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等方面,做出有說服力的回答,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示范。
三年來,國網天津電力公司不忘囑托,持續推進智能電網走入尋常百姓生活,并從能源互聯網角度出發,探索解決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能源和環境問題。
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城市
“智能電網帶來的快捷如何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習總書記在考察中很關心這個問題。”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生態城供電營業所主任梁曉虎說道,作為天津首座智能樓宇示范項目,生態城智能營業廳利用屋頂、車棚等建筑外檐安裝風機、光伏,與儲能裝置共同組成樓宇微網系統,為室內辦公、節能燈具、室外充電樁提供清潔電能。通過智能用能一體化管控平臺,能夠實現樓宇溫控、光照、能效、安防一體化智能自控。比如夏季到來的時候,在回家的路上,希望到家以后是涼爽的,那么可以通過手機上的智能家居操作系統,一鍵點擊,遠程開啟家中的空調,到家的時候,屋里已經很涼爽了。
在智能家庭的建設過程中,服務中心還采取了多種節能環保措施。比如對居民用戶,通過對不同品牌的熱水器進行反復測試,傳統熱水器日用電量在1.9-2.4度之間,使用智能化手段進行控制后,每臺熱水器每天平均可節能50%左右。“智能電網具有可復制、可推廣性,當前已經在全國推廣,對大家來說,智能電網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到6月底,生態城智能電表安裝數量將達到24000戶,實現全覆蓋。”梁曉虎說道。
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落地實施
2015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發展峰會上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什么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秦麗杰介紹說:“簡單地說,就是特高壓電網 智能電網 清潔能源。”通過影像和沙盤,記者看到,全球能源互聯網像地球的血管一樣形成跨國跨洲互聯通道,將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輸送到各個國家。通過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構建出風光互補、地區互借的能源格局。
按照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世界一流城市供電網發展行動計劃分為網架結構提升、智能通信網、重點區域智能電網等9個建設專項,通過技術進步和管理提升兩條主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城市供電網,從安全可靠、服務優質、經濟高效、綠色低碳、友好互動5個維度全方位達到世界一流電網水平。目前,天津A 地區(重點區域)電網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A 和A類地區電網總水平達到世界較好水平。
2015年6月,國網天津電力在北呼中心建成全國首個園區型綠色能源網,可靈活接納和綜合利用大容量光能、地熱能等多種清潔能源,并配備高端節能技術,園區每年可節電1100萬千瓦時,節省運行費用1500余萬元,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落地應用的一個縮影。
特高壓技術走出國門落戶海外
特高壓是我國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國網天津電力不斷調整和加快率先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前進步伐,迎接全球能源變革新時代的到來。2014年9月,天津境內錫盟—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今年,作為華北特高壓交直流主網架重要組成部分的蒙西—天津南工程開工,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減少天津地區燃煤9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約2960萬噸、81萬噸、40.5萬噸,將為美麗天津乃至整個京津冀地區提供清潔、綠色、可靠的電力能源支撐,實現“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
憑借技術優勢和標準優勢,國家電網連續中標境外國家級輸電網和大型電網項目的特許經營權,先后中標了巴西美麗山、巴西美麗山二期等項目,不僅為當地民眾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顯示出中巴產能合作的乘法效應,也讓中國特高壓技術走出國門,落戶海外,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打下了堅實的網架基礎。
(原標題:智能電網綜合服務中心: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標簽:智能電網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