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市的能源企業紛紛公布一季度財報,這些財報反映出的企業經營情況,也體現在中國能源企業口碑榜上的排名變化。此外,一些能源企業領導人的表現,也讓這份榜單出現了有趣的變動。
總評:領導者的力量
中國能源企業口碑榜四月榜單,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真實情況。一方面,是石油煤炭等傳統企業在經濟低迷、去產能的道路上出現的虧損、艱難轉型;另一方面,是新能源企業的不斷成長和市場的優勝劣汰。在這其中,民營企業和國企、央企,因為占有的傳播資源不同以及對口碑建設的重視程度的不同,是口碑拉開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具體的數據上,50家樣本企業中口碑為負值的企業為12家,比上個月少了1家。口碑分值為負的,依然是煤炭和油氣企業占據了多數;排名末位的新能源企業,也同樣是過去一年被市場證明其有重大缺陷、陷入虧損、股票腰斬的幾家,如漢能薄膜、英利、華銳風電等。
本月排名第一的中廣核,依然以各種戰略型的發展與推進贏得了大量正面口碑,例如中廣核與騰訊的合作,共同拓展互聯網+清潔能源領域;持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能合作,中廣核兩核電項目將全面建成等等。
排名第二的北汽新能源,4月主打“未來”牌。無論是超出時代的全新電動車,還是對充電樁的投入、蜂鳥計劃等等,都顯示出這家企業的戰略雄心,也使人們對其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企業領導者對于企業口碑的影響,在中國能源企業口碑榜4月榜單中得到集中體現——
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在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上的發言;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在灣區城市生態文明大會上的發言;中國石化主動宣傳其董事長和總經理坐高鐵被“偷拍”;中核集團董事長錢智民親自督戰“華龍一號”,以及接受媒體專訪……這些能源大佬的價值輸出和形象展現,都為自己企業的正面口碑提升貢獻了力量。
本月口碑排名上升較大的遠景能源,排名從3月的第29位上升到4月的第12位,很大原因是其CEO張雷在能源互聯網創新大會上與互聯網教父凱文?凱利、《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的首次“巔峰對話”,在各個媒體平臺上都引起了廣泛傳播,尤其是在微信這種新媒體的引領下,掀起了一小輪對互聯網能源話題的再度熱議。
現代企業已經越來越傾向于將領導者作為企業形象代表向外展示和傳播,以體現一家企業的價值觀,樹立個人魅力和企業性格以及公信力的聯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蒂夫?喬布斯和蘋果公司。如果中國能源企業能夠善用這一策略,善于向外輸出先進的價值觀和先進的發展理念,對提升自身口碑將有莫大的幫助——相對于純粹的企業營銷或產品宣傳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更加高級的方式。
排名末尾的幾家企業的名單依然沒有大的變化,盡管這些企業努力進行戰略轉型或者投入新的項目,但過去負面信息的余波依然將其拉入口碑分值為負值的泥潭之中。由此亦可見,要改變口碑不佳的局面顯然需要更長的時間,以及更積極的應對策略才能完成。
標簽:節能環保企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