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型機械公司雙壓技術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余熱發電技術,無論是雙壓余熱鍋爐還是補汽式凝汽式低溫汽輪機、雙壓補汽DCS控制技術在國內具有先進水平,處于領先地位。
一、熱力系統
雙壓技術:熱力系統由窯頭AQC雙壓余熱鍋爐、窯尾SP單壓余熱鍋爐、補汽凝汽式汽輪機、發電機、電氣綜合自動化保護系統、DCS控制保護系統及其他附屬系統組成。雙壓系統相對單壓系統多了低壓補汽系統和低壓給水系統。系統運行自動化程度、可靠性和穩定性較高。但對余熱回收技術和鍋爐、汽輪機等主機設備制造技術要求也較高。
單壓技術:熱力系統由窯頭AQC單壓余熱鍋爐,窯尾SP單壓余熱鍋爐,凝汽式汽輪機,發電機,常規DCS控制系統及其它附屬系統組成。窯頭AQC余熱鍋爐只產生一種參數蒸汽,鍋爐、汽輪機等主機設備及系統較雙壓系統簡單,余熱回收技術不高。
二、窯頭AQC鍋爐
雙壓技術:因為窯頭廢氣不需烘干水泥原料,通過收塵器全部排放。窯頭AQC雙壓余熱鍋爐達到了盡量降低排煙溫度的要求,通過對二種蒸汽參數充分優化,采取特殊設計措施,在鍋爐內布置了足夠的低壓受熱面,使鍋爐排煙溫度達到95℃左右,較單壓系統多回收10?的熱量。
單壓技術:窯頭AQC鍋爐只產生一種參數蒸汽,設計和制造較雙壓AQC鍋爐簡單,鍋爐排煙溫度120℃左右,回收熱量較少。
三、窯尾SP鍋爐
雙壓技術:窯尾SP鍋爐是單壓系統,蒸氣參數:1.6Mpa,320℃
單壓技術:窯尾SP鍋爐是單壓系統,蒸氣參數:1.27Mpa,320℃
窯尾SP鍋爐除了蒸汽參數不同,其他設計方面基本相同。
四、汽輪機
雙壓技術: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補式汽輪機(雙壓),是由中信重機自主開發,對汽輪機通流部分進行計算,兼顧額定工況、最大工況和變工況以及汽輪機的實際結構,確定了合適的補汽點,設計了蝸殼式補汽缸,解決了補汽難的問題。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專利號:ZL-200747878。特點是適應余熱低參數運行,效率高,較單壓汽輪機多發電10?左右。
單壓技術:配置通用系列單壓凝汽式汽輪機,余熱回收量較少,影響發電量。
五、系統設計
雙壓技術:1.充分考慮了水泥生產的主導地位,在發電廠事故和其他緊急情況下,不但保證發電系統的安全,而且保證水泥線的正常生產。2.設計前饋調節系統在水泥線一定波動范圍內,保證發電系統正常運行。
單壓技術:除了余熱鍋爐外,其它系統類似常規發電廠。
六、發電量(以5000t/d干法線為例)
雙壓技術:發電裝機功率7.5MW,發電功率7.5MW,年發電量(按7000小時計算):5.25×107KWh,較單壓系統多發電1.05×107KWh。
單壓技術:發電裝機功率6MW,發電功率6MW,年發電量(按7000小時計算):4.2×107KWh,較單壓系統多發電1.05×107KWh。
七、經濟效益(以5000t/d干法線為例)
雙壓技術:年收入(0.5元/KWh),2415萬元。單壓技術:年收入(0.5元/KWh),1932萬元。雙壓系統較單壓系統多收入483萬元,雙壓系統經濟效益較單壓系統好。
八、結論
雙壓技術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余熱發電技術,無論是雙壓余熱鍋爐還是補汽式凝汽式低溫汽輪機、雙壓補汽DCS控制技術在國內具有先進水平,處于領先地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信重型機械公司先進的余熱發電技術一定能為水泥企業增效降耗做出巨大的貢獻。
原標題:中信重型機械公司的雙壓技術在純低溫余熱發電的應用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