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參觀上海環博會,心得如下:
A股:一是環保“產能”供給較多,參會企業紛繁雜多,涉及水、大氣、固廢及土壤等中外1,0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凸顯環保企業競爭活躍、“產能”供給充足的現狀;但群眾環境感官較差及污染事件頻發,究其原因還是各地政府在高污染型經濟和環保之間取舍,但在長三角、珠三角地等經濟發達區域環保權重已提升到較高位置,全國范圍環境執法力度將在未來10~20年隨著中國經濟逐步轉型而持續加大。
二是參中小型環保企業發展瓶頸突出,參展企業中大多數為中小類型企業,受資本及渠道能力的制約,多數難以邁過3,000萬凈利潤的門檻(通常為1,000~2000萬元/年),盡管全國已有超過150家環保企業掛牌新三板,但流動性及融資能力仍欠缺;同時國內參會中小環保企業的產品和業務同質化非常嚴重(多為EPC及低端產品制造),唯有進一步加強制垂直細分領域能力,才能在“產能”過剩情況下突破發展瓶頸,成為新銳獨角獸,同時獲取資本市場青睞與追逐。
三是資本市場審美疲勞,相比以往眾多公募基金、保險等二級市場買方組團參會的高關注度,此次環博會二級市場買方關注程度明顯降低,或與資本市場對于環保產業熟悉程度提升、環保政策股價邊際效應減弱及新興投資領域較少有關,而此次沒有參展的環衛市場化相關公司值得關注(資本市場認知程度相對較弱),在政府購買服務深化及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機械化程度、安全保障及節能有望提升環衛市場化運營盈利能力,環衛“最后一公里”基于2C界面的價值(物流、廣告)有望持續被挖掘,上市公司中龍馬環衛(環衛設備制造龍頭,行業理解深刻,渠道資源豐富)、啟迪桑德(資本實力強大,定增力促全國環衛市場加速布局)值得中長期重點關注。
港股:上周港股大幅調整,恒指單周下跌4.5%,環保板塊小幅下跌0.8%,跑贏恒指接近4個百分點,其中北控水務在板塊內相對表現較好(+2.6%)。
“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治理迎來面向質量改善的升級轉型,其中在水治理領域,以環境效果改善為導向的系統性水污染治理將包括存量資產轉讓、提標改造及新建、配套設施建設、河道整治、上下游清淤、面源治理、水體修復及長期運營管理等多方面工程,正與以政府采購服務為核心的PPP整體解決方案模式較為吻合。
此外,PPP模式下的環保投資是防止經濟快速下滑的關鍵抓手,上述因素決定PPP是貫穿環保行業的中長期投資主線之一。
中信證券認為,2016年將是環保PPP訂單實質性落地的關鍵一年,北控水務、云南水務、光大國際等風控實力強和能夠獲取優質項目的公司有望陸續啟動相關項目建設工作,打開業績成長空間。
華控賽格:2016年將是海綿城市模式突破、訂單落地關鍵時期,公司控股清控人居,此前協助4個城市成功入選試點并擬增發募資48.72億元用于相關項目投資建設,為海綿城市最為相關標的,遷安等具體PPP項目落地亦值得期待。
長青集團:工業園區熱電聯產項目龍頭,政策支持及逐步介入售電業務或打開估值空間,股權激勵實施完畢綁定管理層利益,非公開發行進一步推動項目建設,2016~2017年項目密集投產助力業績高增。
東江環保:此前董事長事件在股價中已較為充分反映,危廢領域景氣度及公司競爭力優勢依然明確,在手項目順利推進助力業績持續較快增長,目前股價安全邊際較高。
雪浪環境:公司垃圾焚燒煙氣凈化(訂單飽滿)+危廢處置(江蘇省內不斷布局、進軍上海強化長三角布局)雙輪驅動模式逐步成型,并一直強調內生和外延并重的發展道路,目前市值相對較小并具備較大彈性。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