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無論是煉油業務還是化工業務,多生產適銷對路的高附加值產品,都是當前的生存之道。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石化產品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石油煉化企業圍繞保底線和打造持續盈利能力目標,通過深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和降低柴汽比等措施,推進結構調整,守住底線紅線,打響了攻堅戰。
柴油需求急劇下降,很多煉油企業選擇多生產汽油等高效厚利產品,從優化柴汽比入手,調整裝置結構,最大限度挖掘汽油主產裝置的生產潛力,甚至在航空煤油市場緊俏、效益提升的形勢下,將柴油加氫精制裝置改造成為既能生產柴油又能生產航煤的“兩棲”生產裝置,實現社會效益、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贏。
與此同時,針對競爭激烈的化工產品市場,中國石油加快改革創新,化工生產及銷售企業盯緊市場,以客戶需求主導產品創新,繼而催生技術創新,并引領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不斷進步,值得大家借鑒和深入思考。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董新光 通訊員白福學) 5月3日,遼陽石化公司經過調整改造后的100萬噸/年柴油加氫精制裝置成功生產出合格的航空煤油,成為既能生產柴油又能生產航煤的“兩棲”生產裝置,不僅能滿足沈陽等周邊機場及本地區對航煤的需求,而且將實現社會效益、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贏。
遼陽石化柴油加氫精制裝置是一套已運行21年的老裝置。隨著市場對航空煤油需求的增長,如何突破這套裝置的生產瓶頸,“變身”為既能生產柴油又能生產航空煤油的“兩棲”裝置,成為迫在眉睫的攻關課題。
柴油加氫精制裝置生產航煤并不容易,為突破由原料組分性質不同產生的流程難以分割以及干點、冰點、閃點、銅片腐蝕及煙點等12項高質量指標要求等技術難關,遼陽石化成立了科技攻關小組。他們查閱大量資料,充分利用現有裝置工藝設備和流程,幾經論證,編制了完整的科學調整改造方案,并于今年1月開始實施。
遼陽石化梳理流程,對裝置進料、罐區及公用工程系統進行適應性改造,采取專線專用等措施滿足生產需要。在源頭上優化常減壓裝置的操作,改常二線進料為常一線進料,盡量減少常一線、常二線重疊,并在抽出油中適當混合一定比例的石腦油餾分,保證原料優質。
為確保航煤優產高產,遼陽石化加強航煤加氫過程控制,適當降低反應器床層溫度,適度減少氫氣補給,精細調整反應系統、分餾系統等部位工藝參數,加大精制航煤銅片腐蝕監控力度,采取汽提塔降壓提溫等措施,充分汽提出塔底航煤產品中的硫化氫,保障了產品質量。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