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李海洋研究團隊成功研制了一種光致二溴甲烷陽離子化學電離源,該電離源與質譜技術相結合,顯著提高了惡臭含硫化合物的檢測靈敏度,該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化學會Analytical Chemistry上。
《國家惡臭污染控制標準》規定的八大惡臭氣體(硫化氫、甲硫醇、二甲基硫醚、二硫化碳、三甲胺等)絕大部分都為揮發性含硫化合物(VSCs),這些惡臭化合物與人類日常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并且具有較高的毒性,ppbv量級就能對人的健康造成傷害。此外,VSCs還是人體呼出氣中重要的生物標志物,如硫化氫和二甲基硫為肝硬化和肝昏迷等肝臟疾病相關的標志物。由于VSCs具有較高活性及易吸附等特點,急需一種既快速又靈敏的分析檢測技術。
該研究團隊利用真空紫外燈(VUV)電離高濃度二溴甲烷試劑氣體獲得足夠多且強度穩定的CH2Br2+試劑離子,CH2Br2+試劑離子進一步與VSCs樣品發生高效的電荷轉移及離子加和反應,實現VSCs的高靈敏檢測。實驗結果表明:該離子化源對硫化氫、甲硫醇、二甲基硫等5種常見VSCs的檢測限均達到pptv量級,檢測時間小于1分鐘,此外特異性加和離子[M+CH2Br2]+的存在,增強了物質識別。
該新型檢測技術現已成功應用于人體呼出氣和下水道氣體中痕量VSCs的測量,因其快速高靈敏的檢測性能,在醫療診斷和環境化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