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實現正增長的有31家環保企業,占到總數的83.78%,增幅超過20%的有25家,占比為67.57%。
微觀層面看,業績提升明顯,分化擴大,強者恒強。我們將環保行業37家公司進行分類分析,分為三組,每組12家公司,發現三組業績增速均具有明顯優勢。增速排名前5的分別為盛運環保(216.28%,處置豐匯租賃獲得8.36億元左右的投資收益)、寶馨科技(176.72%)、科林環保(156.80%,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獲得投資收益0.29億)、神霧環保(95.54%,資產并表收入)和清新環保(87.49%,主要受益于超低排放業績放量),可見增速排名靠前的大多為非經常性損益所致,剔除這些非經常性損益占比較大的公司,會發現業績增速排名靠前的有清新環境(87.49%)、萬邦達(51.16%)、碧水源(44.74%)、雪迪龍(32.23%)均為細分子領域行業龍頭;排名后5位的分別是易世達(-45.37%)、津膜科技(-38.09%)、首航節能(-16.70%)、天瑞儀器(-9.15%)、高能環境(-7.93%)。對比看出,行業分化較大,細分子領域龍頭表現出持續穩健增長能力。
分板塊來看,業績增速排名為固廢、大氣、污水、監測、節能。我們通過對比2015年與2014年板塊業績增速觀察行業景氣度,發現固廢、大氣、污水板塊增速居前,景氣度依舊。
固廢板塊:2015年實現業績33.51億,同比增長42.19%(這里包括盛運環保處置豐匯租賃獲得的8.36億非經常性損益),高于2014年的30.49%。
固廢板塊是“十三五”最大的細分子領域,細分板塊來看:(1)垃圾焚燒進入業績釋放期,預計2015-2018年間每年帶來建設規模200-300億,2018年后每年的運營市場在220億;(2)危廢處理率低,按照6000萬噸/年的處置量,3000元/噸的處置價格,該市場利潤產值每年也達到2000億,而目前年處置量僅約3000萬噸左右,“兩高司法”解釋后行業進入迅速釋推進期,均有較大發展潛力。
大氣板塊:2015年實現業績15.91億,同比增長39.87%,超過2014年的13.30%。
主要受益于大氣超低排放政策的刺激,清新環保(超低排放受益龍頭標的,87.49%)、中電遠達(23.36%)、龍凈環保(20.87%)及菲達環保(50.53%)表現均較好。2015年《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頒布,我們預測截止2020年,將再次新增改造空間600-900億,除此之外,VOCs防治市場將逐步開啟,VOCs防治市場空間在600-1800億。“十三五”期間,大氣細分子領域分化,關注在潛力領域業務布局及拓展領先的公司。
污水板塊:2015年實現業績23.29億,同比增長30.39%,超過2014年的15.39%,主要受益于“水十條”的刺激。預計“水十條”帶來市場2萬億,另外國家大力推進ppp項目的建設,項目推進進度有望超預期,我們預計該板塊將保持較高增速。
監測板塊:2015年實現業績6.89億,同比增長29.97%,略高于2014年的23.39%,作為龍頭的雪迪龍、聚光科技及先河環保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主要受益于內生+外延的結合。雪迪龍業績增長主要是CEMS的銷售,先河環保主要是科迪隆和先得的并表收益,聚光科技主要受益于收購標的業績增速較快。
節能板塊:2015年實現業績7.85億,同比增長11.65%,低于去年的83.35%。傳統的空冷設備制造、余熱利用等業務受上游經濟的影響,增長乏力,節能板塊主要關注點在公司業務轉型以及資產注入,例如首航節能的光熱業務、神霧環保的集團資產注入及天壕環境打造清潔能源平臺等。
環保業績經得住考驗1)保增長、調結構的逆周期投資拉動屬性,PPP趨勢下環保板塊作為首選;2)業績經得住考驗,預計未來兩年依然是成長股板塊中業績最確定的細分子領域;3)關注政府投資拉動下PPP的機會,以及常州毒地事件、“土十條”預期下土壤修復行業機會。
標簽:環保行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