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中國儀器儀表行協會等單位主辦的國產科學儀器研發與成果轉化研討會在京召開。
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主任孫月琴在主持會議時表示,“國產科學儀器研發與成果轉化研討會”作為“accsi2016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的重要分論壇,邀請國內外科學儀器研發機構和大專院校,組織開展科學儀器新專利、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信息發布,解決科學儀器企業的技術難題和要求,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學儀器研發成果的轉化、推廣和應用,為科學儀器研發成果直接轉化成生產力提供一份力量。
據悉,北京市科委高度重視此次獲得,提出依托平臺、廣集成果、加快對接、提升服務。
為此,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專門制定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學儀器研發成果轉化與推廣實施方案,邀請全國知名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參會,負責科學儀器研發成果發布、合作洽談的組織與實施等有關工作。
會上,來自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清華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中科院半導體所等單位的專家,就國產儀器研發等問題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北京市科委條財處處長李建玲介紹了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發展情況。
來自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資料顯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于2009年啟動建設,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指導下的北京地方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包括研發實驗服務基地、領域中心和區縣工作站的服務體系,跨部門、跨領域整合儀器設備、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三類科技資源,提供測試檢測、聯合研發及技術轉移等服務。
經過六年的建設運營,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立了以包括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航天科工集團在內的27家研發實驗服務基地,軍民融合、生物醫藥等12個領域中心,朝陽、豐臺等14個區縣工作站為主體的“小核心、大網絡”的工作體系和科技資源開放服務體系,實現了對在京高校院所企業科技資源的有效整合、高效運營和市場化服務,形成了科技資源整合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北京模式”,也得到了科技部等相關領導的高度認可。
此外,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還同時建立了天津、河北(重點石家莊)、內蒙古、重慶、黑龍江、貴陽、銀川六家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區域合作站。
據介紹,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目前已匯聚了176億元的科學儀器設備資源。據了解,這些儀器設備資源來自于北京地區743個國家級、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共計4.05萬臺(套)。
目前,這些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促進了600多項較成熟的科研成果轉移轉化,聚集了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高端人才在內的10403位專家,形成了儀器設備、科技成果和研發服務人才隊伍共同開放的大格局。
僅2015年就有10670家企業享受到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各類服務,服務合同額達20.1億元,推動形成政產學研用開放創新、協同創新的大格局。
李建玲介紹,目前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正積極利用北京地區高校、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的重點實驗室,推動國產儀器設備的驗證和評價工作。在此過程中,可以幫助國產儀器設備提升可靠性、穩定性。
據悉,“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2016已歷經十年發展。accsi2016全面回顧、總結了2015年度科學儀器行業現狀,展示行業發展成就,并從“政、產、學、研、用、資”等不同角度,圍繞“十三五”期間行業趨勢與動向,多維度的為科學儀器行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所關注的技術、產品、市場、發展等方面與參會同行們進行深度探討,為參會者提供更多視角了解行業發展,把握行業脈搏。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