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學生戴著口罩上課”的圖片被曝光,事發南京市六合區龍池中學,該中學附近也有不少化工廠。有位居民說:“這種狀況已經持續兩三年了,以前是晚上偶爾能聞到,最近異味特別嚴重。”4月22日,江蘇靖江一化工產品倉儲點發生爆炸起火,泰州、南京、上海、徐州等地上百輛消防車、千余名消防官兵前往馳援,其中一名消防官兵壯烈犧牲。(4月25日杭州日報)
近日,化工污染問題成為社會熱點,“常州毒地”、“靖江爆炸”……引發大眾熱議,可見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的化工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早已不是簡單的空氣污染了,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駭人聽聞,化工污染漸變經濟“毒瘤”之勢迅猛,安全問題一觸即發,改革“動刀”行動刻不容緩。
筆者分析,近年來化工污染問題嚴重程度不斷升級,形成原因復雜多變。這與舊的經濟體制唯攀高GDP論英雄不無關聯。唯認同GDP高增長的政績觀,集聚高危高收入企業,個人拜金主義肆行,導致管理者、企業及個人的價值觀近乎扭曲,安全監督和管理難以落到實處,化工行業“利潤高回報,安全低投入”盛行,惡性發展之勢快速膨脹,利益誘惑無處不在,貪欲難以抵擋。
量變到質變,化工污染漸變經濟“毒瘤”,若倒問追責,試怕人人有責,反倒問追責機制或許漏洞百出。整改舊舉:停產整頓、工廠搬遷、出城進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舊案猶如狗皮膏藥,待到疾患越藏越深,必定觸及切膚之痛,不除則病入膏肓。因此,化工污染問題直接危及大眾生存狀態,徹底整改之時趁早為妙。
在此呼吁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化工污染問題,及時救助或轉移重污染區的群眾、打破沉默、敢于“動刀”、及時整改、敢于擔當、深入治理、制定嚴懲化工污染責任相關法規等多措并舉根除頑疾,掃除經濟“毒瘤”。
標簽:化工污染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