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技術 > 論文文集 > 正文

12位院士共論智能傳感技術

作者: 2016年05月03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4月28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中車聯合主辦的智能傳感技術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工程前沿技術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行。從高鐵上的煙霧報警器,到手機里的運動計步器,再到普通的紅外感應控制開關,傳感器在生產、生活中幾乎

  4月28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中車聯合主辦的智能傳感技術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工程前沿技術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行。 從高鐵上的煙霧報警器,到手機里的運動計步器,再到普通的紅外感應控制開關,傳感器在生產、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人的神經元就是最基礎的傳感器,我們的手、眼睛都是傳感系統。”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清泉向記者科普。

      在全球,傳感器是一個預計達1500億美元的巨大產業,且正朝著小型化、批量化、智能化、低功耗的方向快速發展,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

      2013年,工信部等部委發布計劃,到2025年,實現我國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整體水平要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涉及國防和重點產業安全、重大工程所需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實現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高端產品和服務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如何掌握列車運行的更多數據,以支撐列車智能控制、智能監測診斷、智能維護等功能,提升列車運營的安全性能、乘客舒適度,提高列車運營維管理的水平。這是全球軌道交通領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榮軍認為,歐洲已經提出發展鐵路車聯網,我國高鐵信息化與車聯網也在快速推進,作為高鐵運行底層數據的來源,傳感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錢清泉院士表示,高鐵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設備要更好地智能化,大系統中的各因素如傳感溫度、壓力、電流、濕度等各方面,都需要收集大量的數據,做到故障預防,今后要通過大數據來保證高鐵的安全性。

      高速列車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軌道交通產品,累計有4萬多個零部件。在CRH380A列車中,就有1000多個傳感器,隨時隨地上傳大量數據。丁榮軍院士指出,“智能傳感今后將融入人工智能,有望直接實現對列車關鍵部位的故障診斷和故障預測。”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軌道交通智能技術快速發展。2013年,依托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中國中車研制出我國首列智能化高速列車。2015年,中國中車首次推出自主化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列車。該列車通過感知系統實現自主識別障礙物、道路、交通信號,該系統是機器取代駕駛員的關鍵。

      目前,中國中車以株洲、寧波為核心基地,形成基于軌道交通智能化功集成功率模塊和智能化控制平臺兩大核心,結合互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的列車全方位智能化解決方案;形成從智能傳感器研發、制造、測試和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掌握從列車的走行、動力、承載、制動系統、動態監測等關鍵子系統中的傳感應用和檢測試驗技術,成為我國智能軌道交通產業的新興力量。

      寧波中車時代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先謙介紹,在軌道交通領域,其公司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全系列傳感器的廠家,占國內軌道交通領域40%的市場份額,是目前國內在該領域的最大供應商。同時,應用領域從軌道交通擴展到風電、光伏、電動汽車,其中,風電、光伏、變流器用傳感器占有率第一。

      “一項技術或者產品,經受了高鐵的考驗,也就表明這個產品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就能夠向其他應用領域傳導、延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江華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高鐵設備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一輛高鐵列車往往要穿越高溫、高原、高寒等多個區域,而且承載量大、運行時間長,這都對傳感器以及其他器件帶來了極大的考驗,也充分證明了中國制造的能力。

      智能傳感技術在軌道交通的迅速推進,對其他行業也將帶來強大的示范與拉動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指出,用先進的智能技術來武裝制造技術,是“中國制造2025”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智能傳感器是智能制造與先進軌道交通產業的結合點,將是我國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

      4月29日,中國中車副總裁王軍宣布,中國中車傳感測量技術研發中心29日在寧波揭牌成立,這是南北車整合之后,中國中車在地方成立的首個研發分中心,有望加速推進我國智能傳感產業發展。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