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華能長興電廠660MW高效超超臨界機組低低溫電除塵技術的成功應用案例,介紹了低低溫電除塵器的工作原理及技術特點、技術方案、提效措施等熱點問題,對低低溫電除塵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總結,為將來類似工程建設積累了經驗,提供了示范和指導。
引言
我國大氣環境形勢日益嚴峻,環保要求日趨嚴格。2014年9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東部十一省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這表明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路線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是火電行業迫在眉睫的一道課題。在此背景下,低低溫電除塵技術的研發及推廣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科技部、環保部等部門在政策、項目和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國內環保企業聯合大專院校與燃煤電廠,也加大了對這些技術的研發、推廣力度。國內現已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引進或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在該技術上取得了較大突破,掌握了其核心技術,并在華能長興電廠等工程項目中成功應用。
1低低溫電除塵器的的原理及技術特點
1.1除塵效率高
低低溫電除塵技術是指通過熱回收器降低電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至酸露點以下(一般在90℃左右),使煙氣中的大部分SO3在熱回收器中冷凝成硫酸霧并黏附在粉塵表面,粉塵性質發生很大變化,比電阻大幅下降,從而避免了反電暈現象,同時由于煙氣溫度降低致使煙氣量下降,電除塵器電場內煙氣流速降低,增加了粉塵在電場的停留時間,比集塵面積提高,除塵效率得以較大幅度的提高。
1.2去除煙氣中大部分SO3
由于入口煙氣溫度降至酸露點以下,氣態的SO3將轉化為液態的硫酸霧,因煙氣含塵濃度高,粉塵總表面積很大,為硫酸霧的凝結附著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相關研究表明低低溫電除塵技術對于SO3的去除率至少在80%以上,最高可達95%以上,是目前SO3去除率最高的煙氣處理設備。
1.3提高濕法脫硫裝置協同除塵效果
日立公司對低低溫電除塵器與常規電除塵器出口粉塵粒徑、電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與脫硫系統出口煙塵濃度關系作了研究,研究表明低低溫電除塵器出口粉塵平均粒徑在3μm左右,明顯大于常規電除塵器,當采用低低溫電除塵技術時,可有效提高濕法脫硫裝置協同除塵效果,脫硫出口煙塵濃度明顯降低。
1.4節能效果明顯
低低溫電除塵技術節能效果明顯,有研究表明,以1臺1000MW機組低低溫系統為例,煙氣溫度降低30℃,可回收熱量1.64×108kJ/h(相當于1.2t標煤/h);可節約濕法脫硫系統水耗量;煙氣溫度降低后,實際煙氣量大大減少,可降低下游設備規格,風機的電耗減小,脫硫系統用電量減小。
1.5二次揚塵有所增加
由于粉塵比電阻的降低會削弱捕集到陽極板上的粉塵的靜電黏附力,從而導致低低溫電除塵器的二次揚塵現象比常規電除塵技術有所增加,使得除塵性能有所下降。二次揚塵形成原因如圖1所示
標簽:低溫電除塵技術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