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根據之前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稱,從2013年到2018年,全球粒度分析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為4.9%即2018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2.9億美元。
粒度儀,作為實驗室設備中常見的一類儀器。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科研技術的不斷深入,粒度儀的發展趨勢也呈上升走向。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已有數萬臺各類激光粒度儀應用在石油、醫藥、環保、食品、建筑、涂料等行業,并以每年幾千臺的速率在增加。
我國粒度儀起步較晚,80年代中期才引起國外技術開始自主研制。然而經過幾十多年的發展,中國不僅實現了粒度儀行業的“從無到有”,更是發展為全球最大的粒度儀器市場。過程中涌現出了丹東市百特儀器有限公司、珠海歐美克科技有限公司、濟南微納儀器有限公司、成都精新粉體測試設備有限公司等先進的國產高端粒度儀企業,是中國粒度測試儀器的主要生產商和出口商。
相較于國際知名的粒度儀廠商例如馬爾文儀器有限公司(英國)、堀場制作所(日本)、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美國)、麥奇克公司(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美國)等,國產粒度儀在價格上具有很大優勢。據悉進口粒度儀的價格為國產儀器近6倍,但在性能上上,國產儀器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兩者的距離正在不斷縮小,不少廠家(比如濟南微納)的產品已非常接近國外品牌的產品參數。
此外,便捷的售后服務也是國產粒度儀的優勢之一。進口儀器廠家容易受到地域、語言人員等方面的限制,無法及時對客戶的問題作出反饋,耗時長,費用高。這點,國產粒度儀客觀上就占有天時、地利與人和,能做到反應迅速、收費低廉、零配件供應及時、與客戶溝通無障礙。
目前,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幾乎所有類型的粒度測試儀器。但是,在技術性能、質量管理、檢測手段、標準化程度等方面仍與進口儀器有不小差距。
據中國顆粒學會統計,2005年的銷售量更是達到創記錄的1200臺,實現銷售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其中銷售國產各種粒度儀產銷量約1000臺,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銷售各種進口粒度儀約200臺,銷售額估計超過800—1000萬美元之間。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粒度儀器生產和銷售市場。在未來的幾年里,中國粒度儀市場銷售量將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
隨著粒度儀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擴大,尤其是激光粒度儀,我國粒度儀市場的角逐日益激烈。國產與國產,國產與進口,進口與進口之間的競爭正如火如荼。性能和價格成為這場戰爭的核心因素。國產儀器廠家已經出現與國外廠商合作的趨勢,利用國外廠家的技術提升儀器性能,再結合國內廠家的價格和服務優勢,大大提高產品競爭力,這種合作模式已經初現彌端;同時,進口粒度測試儀器在中國建立了眾多的營銷和服務機構,進一步彌補提升售后服務這塊短板,這也給國產儀器帶來了技術交流和提升的機會;此外,伴隨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國際市場接軌步伐的不斷加快,粒度儀標準化也被提上日程。嚴格執行ISO13320一l國際標準成為大勢所趨。
最后,引用丹東市百特儀器有限公司董青云總經理的話:目前,中國激光粒度測試技術處于成熟階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能優良的產品不斷問世,以正確性、重復性為代表的主要機能指標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提高前輩水平。我們相信在國內粒度儀廠家的不懈努力下,國產粒度儀一定能走向世界,光芒萬丈。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