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廣州石化化工一部裂解B爐正式切出燒焦。裂解B爐自改造投料以來,連續運行84天,創該爐運行周期新紀錄。在本運行周期,該爐共裂解石腦油46天,裂解加氫尾油38天,裂解爐熱效率較改造前提升了2%,節能降耗效果顯著。
廣州石化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以效益為中心,持續調整裂解爐投料模式,先后實行“2+2+2”、“1+3+2”、“1+2.5+2+0.5”、“4+2”等多種裂解爐復合型投料模式,為降低乙烯原料成本,實現化工效益最大化做出了貢獻。
煉油區加氫裂化裝置產生的加氫尾油具有無硫、支鏈多、側鏈長等特點,其三烯收率及高附加值的C4含量高,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裂解原料,但原設計以石腦油為主要原料的7臺裂解爐未進行原料適應性改造,加上經過近20年的運行,已經不滿足當前節能降耗及今后環保排放的要求,改造勢在必行。
裂解B爐原料適應性改造自2015年10月中旬開始,主要是適合加氫尾油原料裂解,改造主要內容包括增加對流段模塊,更新爐管、襯里及廢熱鍋爐。為滿足新實施的環保標準,本次還對其燒嘴進行低氮燃燒技術改造。
由于裂解B爐改造時間與乙烯裝置2015年大修存在部分時間重疊,為抓好項目改造工作,化工一部安排專人負責,克服了任務繁重、人員不足等困難,確保改造按期完成。
“B爐的改造是廣州乙烯裂解爐運行史上最為重要的改造,也是裂解爐改造最為徹底的一次!”化工一部部長徐忠介紹。
2016年1月16日,改造后的裂解B爐投入使用,不僅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大幅提升,而且裂解尾油時煙氣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大幅降低,提前一年多達到了新環保標準規定的排放要求,為下一步其它裂解爐低氮燒嘴的改造提供了經驗。
標簽:廣州石化 裂解爐原料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