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勝利油田油氣集輸總廠東營采氣隊技師姚洪超研制的“水套爐脈沖點火裝置”被成功應用在陳氣9站,這標志著東營采氣隊告別了四十多年的火把點水套爐的歷史。
熟悉采氣隊的人都知道,水套爐是給天然氣加熱的裝置,它保證了在野外零下十幾度的氣溫下天然氣依然暢通無阻,安全平穩的輸送至井站。一直以來,該隊職工通過點火把的方式深入爐膛點燃水套爐,不僅存在著安全隱患還由于爐膛結構不合理存在著浪費天然氣的現象。姚師傅算過這樣一筆賬:水套爐升溫到50度,需要消耗天然氣10方,由于爐膛結構不合理,天然氣燃燒不充分,往往一半燃燒一半浪費。如果進氣口壓力過大還易熄滅,天然氣就會白白浪費掉。在冬季生產中,一天最高開井40口,僅水套爐加熱這一項一天就浪費掉上百方氣。姚師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為此,他依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從舊貨市場淘來燃氣灶、熱水器等裝置,經過精心設計、重新組裝,成功研制出了“水套爐脈沖點火裝置”。現在只要在爐膛前點擊紅色的按鈕,打開氣源,火焰就自動在爐膛內點燃。“這簡直跟在廚房做飯一樣簡單”,陳氣9站職工趙建軍說。姚師傅還受到汽車后視鏡的啟發,在爐膛口安裝了一個小鏡子,只要通過它便可輕松觀察爐膛火焰燃燒情況。爐膛燃燒頭被更換成了高效燃燒器,在低溫情況下依舊可以快速點燃,大大降低了天然氣的損耗。
在全員降本節支、提質增效的行列里,姚師傅可謂是首屈一指。他的很多革新成果都是利用平時工作中的廢舊材料和舊貨市場淘來的零部件組裝而成。這些廢舊材料經過他的“精心雕琢”都煥發了新光彩,有得成為了生產的利器、有得申報了國家專利。截止到目前,姚洪超共有國家專利6項,革新成果30余項。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