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電力行業以火電為主,在生產電力的過程中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是我國溫室氣體的重要排放源。據有關統計,2010年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便已接近全國排放總量的50%。作為我國碳排放的主要行業之一,電力行業在碳排放交易中不可避免地首當其沖。北京、天津、上海、廣東、重慶、深圳和湖北,我國現行的7個碳交易試點均已將電力行業作為首要控排對象。
國家發改委2016年1月19日發布的《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中,電力行業亦成為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重點行業之一。隨著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建立和運行,電力行業必將成為一大市場主體,這對于整個電力行業而言,既是一大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電力行業通過碳交易降低行業減排成本,鼓勵行業先進和促進節能減排的同時,亦可通過建立和完善企業自身的碳管理,以實現碳資產的增值獲益。
一、電力行業碳排放特點
作為中國最大的燃煤直接使用者,電力行業是溫室氣體排放大戶行業。相較于其他行業,電力行業主要具有以下的特點:產品單一、排放源單一(大部分碳排放來自煤炭燃燒)、基礎數據情況良好、碳排放量大且集中、計量和監測工作易于開展等特點,往往也因此成為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首選行業。
根據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初步考慮,第一階段的參與主體為重點排放行業中2013年-2015年任意一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萬噸標準煤以上(含)的企業法人單位或者獨立核算企業單位。以此標準計,幾乎所有的電力企業將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據初步統計,目前7個試點共有3家電網企業和138家發電企業被納入。發電企業中,廣東64家、湖北24家、天津17家、上海14家、深圳8家、北京11家。電網企業中,北京2家,深圳1家。2015年納入廣東省碳排放的控排企業為火力發電、水泥、鋼鐵和石化行業的187家企業,其中火力發電企業為64家,占據了控排企業總數的35%。
北京、天津、上海、廣東、重慶、深圳和湖北,7個碳交易試點均發布了各自的碳排放量化和報告指南,各試點的報告指南在量化原則、核算方法和報告機制等方面大致相同,但在核算所涵蓋的溫室氣體種類、排放邊界確定、數據的獲取以及相關排放因子等細節方面不盡相同。為了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建設保持一致,在此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中國發電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和《中國電網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為標準,對電力行業的碳排放組成進行介紹。
1.發電企業
溫室氣體核算和報告范圍包括: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脫硫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企業凈購入使用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企業廠界內生活耗能導致的排放原則上不在核算范圍內。生物質混合燃料燃燒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僅統計發電中使用化石燃料(如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
對于發電企業而言,燃煤發電部分的碳排放核算是重點和難點。由于我國普遍存在煤種摻燒的情況,針對燃煤的相關排放因子很難給出缺省值,因此指南當中對于煤炭的相關參數(如平均低位發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不提供缺省值 , 要求企業測量。煤炭相關參數的測量方法和頻率要求也較高,如燃煤的單位熱值含碳量,企業需每天采集縮分樣品,每月的最后一天將該月每天獲得的縮分樣品混合測量得到入爐煤的元素碳含量,再根據月測量數值加權獲得年平均值。因此,相對脫硫過程排放和凈購入電力排放,化石燃料排放的基礎數據收集工作較為繁重,但總體而言,我國電力企業大多管理相對完善,碳排放數據的收集工作較為容易實現。
2.電網企業
電網企業的溫室氣體核算和報告范圍包括:使用六氟化硫設備的修理與退役過程產生的六氟化硫排放,以及輸配電損失所對應的電力生產環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使用六氟化硫的設備運行過程中也會產生泄漏,但是氣體的泄漏率低且監測難度大,因此暫不考慮這部分的排放。
標簽:全國碳交易市場 電力行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