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PPP是一場球賽,上半場是公平選擇最有能力的社會資本與政府合作,下半場則是融資問題
海綿城市、黑臭水體類PPP項目綜合性高、專業性強,各地政府需要從技術可行、合法合規、經濟論證等多角度考量
“我國環保產業處在變革和重構的背景中,在需求方監管越來越嚴格的時候,交易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PPP、公共服務采購、特許經營等模式將相互融合。” E20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在近日舉行的“2016(第十四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介紹說。
作為當下熱門話題,PPP模式成為本屆論壇的關注熱點。有觀點認為,PPP模式是將來環境治理的大趨勢、大方向,特別是海綿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將為PPP模式帶來巨大發展空間,但融資仍是大問題。
建立PPP基金是政府支持融資的方式,對所有社會資本開放,由專業機構管理
據了解,PPP項目普遍周期長、資金密集。目前,我國存在有運營能力的企業沒有資本,有資本的企業沒有運營能力的現象。
“PPP項目中好的資產很少,能把資產做好的人也很少。”E20特約評論員王強建議,目前社會資本較弱,未來這一模式發展需要重點培育社會資本,解決融資問題。
而解決PPP融資問題一直是財政部關注的重點。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表示,如果說PPP是一場球賽的話,上半場是通過公平的方式選擇最有能力的社會資本和政府合作,下半場就是融資問題。
他認為,目前PPP融資還沒有轉向以項目現金流為主,傳統資產負債融資還是主流方式。建立PPP基金是政府支持PPP融資的一種方式,當前地方積極設立PPP產業基金,
財政部也成立PPP融資支持基金,它對所有社會資本開放。現在很多市場主體也在考慮,是不是能發揮資本融資金融平臺作用,發揮民間第三方PPP基金。
從國際上來看,PPP基金有三類:第一類是PDF基金,由政府出資開發項目,把政府需求、項目邊界和產出標準界定清晰,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對接。第二類是PPP融資支持資金。比如,英國在2009年出現金融危機時,金融市場突然出現系統性的風險,英國政府融資基金通過提供擔保等平復了市場波動。第三類是PPP產業基金。財政部成立的PPP基金就是這一類。
“希望社會資本行動起來,并用專業機構管理這些基金。對財政來說,必須把政府信用和項目商業信用進行隔離,但在商業化的基金中政府和市場的風險分擔可以談。有的地方政府根據風險管理取向和政策目標,通過結構性安排,激勵民間資本參與PPP基金。”焦小平說。
對此,不少企業表示期待。北京東方園林生態股份有限公司業務投資拓展中心總裁黃吉欣表示,相信在2016年會出現解決PPP項目融資問題的新措施,比如綠色金融、項目收益債等。
海綿城市建設和黑臭水體治理是長期目標,PPP模式對環境治理模式帶來的變革不能僅從經濟上考量
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地下管廊完善、農村環境整治,是現在地方政府被要求盡快推進的四大任務。而PPP模式與其中的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在政策上高度相關,且都屬于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認為,無論是建設海綿城市還是整治黑臭水體,都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所應達到的目標,但這一目標的實現基于巨額和長期的經費投入以及穩定有效的運營管理。因此,PPP模式對環境治理模式帶來的變革,不能僅從經濟上考量。
“對比西方用時長達半個世紀的在PPP、LID(類似海綿城市)和黑臭水體治理等幾個領域的成功經驗,我們走得太快太急。”他說。
據薛濤介紹,目前在海綿城市建設和黑臭水體治理方面,推行PPP模式將面臨的風險包括:國有資本治理結構尚待改進,金融系統的低效、粗暴和監管缺位,相關技術統籌的適用性和系統性認知的廣泛缺乏,對基本數據積累和規律總結的忽視,企業的逐利本性和缺乏約束性考核,地方政府在相關范疇內所需的治理能力欠缺。
對此,畢馬威企業咨詢 PPP咨詢總監李煒認為,海綿城市、黑臭水體類項目綜合性高、專業性強,項目特點因地而異。各地政府需要在專業機構的協助下,結合政策法規、行業慣例及當地實際情況,從技術可行,合法合規、經濟論證等多角度考量項目。而項目的技術論證、物有所值評價、財政可承受能力論證、實施方案等咨詢成果的質量決定了具體項目的成敗。
實際上,在PPP模式熱潮下,對傳統水務公司形成較大沖擊。王強建議,傳統公司要在理清系統效率和執行效率關系的基礎上,實現轉型。
而作為民企,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立彤認為,企業在運用PPP模式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和黑臭水體治理時,要有項目、有平臺、有資本。在滿足項目、客戶需求的同時實現企業自身的需求,滿足資金對實體服務的需求。
標簽:PPP模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