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簡介
該技術以《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為標準,降低6000t/d窯氮氧化物排放量,使之達到國家新排放標準要求。通過脫硝一體化集成技術開發和應用,主要包含應用低碳燃燒器、開發應用熱碳還原分級燃燒技術、采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氨水脫硝,加強工藝過程各工藝參數與窯工況調整、還原劑、催化劑的劑量控制,使煙塵廢氣氮氧化物含量降至300mg/Nm3以下、脫硝率達到60%以上,達到低運行成本脫銷的目的。
創新點
開發并應用熱碳還原分級燃燒技術。對三次風管進行分風,對分解爐進行分級燃燒改造,然后在入窯生料中添加催化劑,采用SCC爐內熱碳還原燃燒控制技術,來抑制燃料型NOx的生成,同時由于主燃區燃燒不完全,降低了熱力型NOx的生成量。
(1)充分研究脫硝機理,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在水泥脫硝領域開發了SCC熱碳還原爐內燃燒控制技術,走出了水泥窯脫硝傳統方案SNCR和SCR技術。
(2)在分解爐內形成還原燃燒區,將原分解爐用煤(添加適當的催化改性材料)均勻噴射至該區域內,使其缺氧燃燒(空氣過剩系數小于1)以便產生CO等還原性氣體,與窯尾煙氣中的NOx發生反應,將NOx還原成N2。
(3)煤粉在缺氧條件下燃燒,抑制了自身燃料型NOx產生,從而實現水泥生產過程中的NOx減排。
(4)SCC熱碳還原爐內燃燒控制技術與新型低氮節能型燃燒器配合使用,使脫硝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5)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低。相對于SNCR和SCR的投資成本和較高的運行維護成本,SCC投資成本非常低廉,僅需對分解爐系統進行分級改造和催化劑加裝系統改造,相對于SNCRSCR的運行成本更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技術詳情
立項時技術狀況:公司6000t/d熟料生產線,于2007年7月投產,為合肥院設計,是使用半離線式PSMC分解爐的新型干法回轉窯。自2007年投產以來,窯尾在線監測數據NOx濃度顯示在650—750mg/m3之間。而水泥行業國家新標準《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于2013年12月27日正式發布,要求2015年7月1日起NOx排放限值為400mg/m3,重點地區排放限值為320mg/Nm3。如果達不到排放標準,企業面臨直接關停的命運,環保形勢日益嚴峻。
為此,公司專門組織相關人員出去考察,然后根據公司技術狀況進行多次專題分析,認為公司解決脫氮問題在SNCR氨水脫硝技術上完全行得通,可以達到國家要求的最新環保標準,但主要問題有兩個:
1、氨水成本較高。按目前20%濃度氨水價格為700元/噸測算,我公司噸熟料氨水成本可達4.5元甚至更高。同時隨著水泥企業均采用氨水脫硝之后,氨水成本會大幅上漲,以后熟料在脫硝方面成本會更高。
2、氨水煙氣脫硝并不是解決污染之本,為權宜之計。氨水煙氣脫硝水泥行業氨水脫硝為暫時之舉,它加大加重了上游氨水生產企業的污染,實為污染轉嫁之嫌,并非長久之計。國家新標準出臺后,目前水泥行業脫硝全部靠氨水脫銷才能達標,而全國水泥企業熟料產能超過22億噸,一年水泥企業僅氨水就需要100億噸以上,而氨水屬于易揮發物品,在制氨過程中,化工企業造成大量污染;同時在運輸、卸料過程中同樣存在氨逃逸,造成大氣污染;還加大了對農業用氨的競爭,實在為得不償失。
結合脫硝技術的實際技術狀況和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在降本增效、節能減排的原則上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經過不斷查閱資料,與環保相關人士探討、到已做脫硝企業做相關考察,對脫硝改造形成以下共識:
(1)利用公司更換新燃燒器的契機更換新型低氮節能型燃燒器。
我公司原燃燒器為皮拉德公司皮拉德四代燃燒器,已達到使用后期,燃燒器端部發生磨損嚴重,火焰分叉,活力強度低,調節手段單一,且一次風量相對較大。在2012年到2013年曾兩次掃窯磚。根據燃燒器使用情況,我公司決定更換國內某公司新型低氮節能燃燒器。
2014年元月,我公司把原有皮拉得燃燒器更換為新型低氮節能燃燒器。更換后每小時可直接少用16884m3冷空氣,一次風用量由之前的9%降低至約6%,一次風量降低,提高了二次風用量,降低了煤耗,縮短了煤粉預熱、揮發分析出和燃燒時間,減少了燃料型NOx的生成;同時由于高壓力、高動量、大速差、強回流、低風量。富氧量少、避免窯內產生峰值高溫,有效的降低了熱力型NOx的生成。
更換后,NOx由之前的750mg/m3下降至600--650mg/m3,下降幅度大約在15%左右,但是如果在生料易燒性變好且幅度大或者窯況明顯增強時,脫氮效果不明顯。
標簽:水泥窯脫硝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