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訊:“‘能干不濕,能電不袋’這可以說是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能國際)通過企業的生動實踐提煉出的超低排放除塵秘訣。”在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南大街華能國際技術部辦公室內,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電除塵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菲達環??萍脊煞萦邢薰?簡稱菲達環保)副總工程師酈建國向《中國電力報》記者介紹道。
據記者了解,這里的“能干不濕,能電不袋”指的是,能用干式電除塵就不用濕式電除塵,能用電除塵就不用電袋(布袋)除塵。
在酈建國及眾多環保專家看來,在當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異常嚴峻的背景下,華能國際身體力行的在“煙氣協同治理”技術體系中的低低溫干式電除塵技術具有突出的優勢,對我國絕大部分煤種的適應性較好,可作為環保型燃煤電廠的首選除塵工藝。
“濕式電除塵”風光不再
“兩年前,當講到顆粒物5毫克/立方米排放要求時,電力行業、環保企業、環評機構、管理部門等幾乎都是同一個聲音———‘濕式電除塵改造’。”國際電除塵學會原主席、浙江大學教授閆克平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而今,不上“濕式電除塵改造”實現超低排放開始被廣泛接受和推廣。華能國際實施的低低溫干式電除塵技術在推進科學理性的超低排放技術路線方面引領著行業的發展。
技術源于研發成果的積累。早在2010年,華能國際組織菲達環保、龍凈環保、西安熱工研究院等單位,開展了“燃煤電站煙氣除塵技術”專項科研工作。在廣泛收集國內煤質和灰質基礎上,建立了煤質和灰質數據庫,在綜合分析干式電除塵、袋式除塵、低低溫干式電除塵技術的可靠性和經濟性的基礎上,提出優先采用低低溫干式電除塵技術的發展策略。2013年5月~2014年3月,華能國際和菲達環保完成了“燃煤電廠煙氣協同治理關鍵技術研究”的除塵技術專題研究和《低低溫電除塵技術應用研究》,提出了以低低溫電除塵技術為核心的煙氣協同治理技術路線。2014年5月,華能國際企業標準《燃煤電廠煙氣協同治理技術指南(試行)》中除塵相關內容也頒布實施。
據閆克平教授介紹,只有在極少數特殊情況下,才會采用“濕式電除塵”技術。這是華能國際“能干不濕,能電不袋”的完整注腳。
據了解,我國環保企業從2009年開始加大對低低溫電除塵技術的研究。華能國際低低溫電除塵技術是借鑒和吸收國外低低溫電除塵技術,并結合國內燃煤電廠實際情況以及工藝,創新開發的新一代低低溫電除塵技術,將煙氣余熱利用和電除塵有機結合,集高效除塵、節能、節水于一體,無二次污染。
“針對企業常用煤種,華能國際首次提出了在灰硫比大于50的條件下,可采用低低溫干式電除塵技術,且入口煙溫控制在酸露點以下5~10攝氏度,以實現高效除塵,并可協同脫除三氧化硫。”華能國際副總經理趙平向記者介紹,常規煙氣治理技術路線主要側重于單一模塊對單一污染物進行脫除,存在除塵效果不佳、易腐蝕、投資大等問題。
華能國際針對煙塵的高效協同脫除,主要通過低低溫電除塵器結合高效除塵的濕法脫硫裝置實現,設計煙氣冷卻器、低低溫電除塵器、高效除塵濕法脫硫裝置三大設備。低低溫干式電除塵技術是其核心。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