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十三五”規劃在環境保護領域提出了全新的目標,同時也面臨完成目標所需要的巨額資金挑戰,而公私伙伴關系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簡稱PPP)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因此,對PPP模式而言,“十三五”將是機遇與挑戰并行的五年。
圖1. “十三五”與三項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一、關于環境保護領域,“十三五”說了什么?
2016年初舉行的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環保部明確表示,“十三五”期間,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還特別強調,2016年將要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聯合2013年9月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大氣十條”) 以及2015年4月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政府對于三大領域的關注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三項防治行動計劃的相繼推出,展示了政府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力度與決心,同時也可以看出,在“十三五”中提出的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三項行動計劃并非突如其來,而是醞釀已久。
全國環保工作會議明確了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間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的治理重點,土壤污染防治、VOCs(揮發性有機物)和黑臭水體治理等細分領域投資機遇浮現。國家的明確政策導向,政府的全力工作推進,資本市場的積極參與,將推動中國環保相關領域從2016年開始迎來黃金時代。
二、完成“十三五”的環境領域規劃目標,要花多少錢?
伴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隨之而來的是更加嚴峻的挑戰。筆者收集了各方關于“十三五”期間三大領域全社會投資規模(即政府投資與民間資本投資的總和)的預測與期望得到以下結果:
圖2. 三項領域投資規模及預測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