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R脫硝技術具有投資少、運行成本低、鍋爐改運小等優勢,在各類鍋爐中得到應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旋風分離器在煙氣的滯留時間、還原劑混合等方面均優于其他爐型。本文以1150t/h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為模型,探討選擇合適的還原劑,提高脫硝效率,使煙氣中NOx排放達到國家新限值的要求。
1脫硝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還原劑種類、反應溫度、反應時間、還原劑混合、氨氮比是影響循環流化床鍋爐SNCR脫硝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從這4個方面探討對SNCR脫硝效率的影響。
SNCR脫硝系統的最佳反應條件是溫度880~1100℃之間,反應時間大于0.4s。分離器區域煙氣溫度在850~950℃之間,區域內溫度基本保持不變。經過實測和流場計算,煙氣在分離器的平均滯留時間大于1s,超過最佳反應停留時間0.6s,具備充分反應的條件,因此循環流化床鍋爐旋風分離器進口煙道是最合適的還原劑注射點。氨氮比與氨逃逸量是正比關系,即氨氮比增大時,脫硝效率提高,但氨逃逸量增大,并且脫硝效率的提高速率隨氨氮比的增大而降低,因此提高氨氮比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SNCR脫硝效率偏低的問題。以下重點分析不同還原劑對脫硝效率及爐效的影響。
2SNCR脫硝還原劑分析
脫硝的還原劑均是含氮的物質,目前最為廣泛的有液氨、氨水、尿素3種。
液氨,分子式NH3,易溶于水,爆炸極限為16%~25%,有毒,對人體有腐蝕性,應存儲在專用庫房,大量存放需要獲得安監和消防部門許可。作為還原劑優點:以氣體形式噴入,對爐后煙氣流速和排煙溫度影響最小,不會產生濕壁現象,對澆筑料無損傷;以液體的形式儲存,占用體積小。缺點:有毒、可燃、可爆,存儲和使用安全防護高,存儲罐和輸運管道需要特別處理。
氨水即氨的水溶液,分子式NH3˙H2O,容易揮發逸出,有一定的毒性。其腐蝕性較強,儲運、使用時有一定的操作安全要求,工業用氨水通常為20%或25%濃度。作為還原劑優點:儲存、輸送和處理都比液氨簡單;噴射剛性、穿透能力比氨氣強。缺點:含有大量的稀釋水,儲運量和輸送系統比氨系統龐大。氨水還原NO的化學原理與液氨相同。
尿素,分子式(NH4)2CO,吸濕性強,含氮量在46%以上,常壓下熔點為132.6℃,超過熔點則分解。作為還原劑優點:無毒性,腐蝕性弱,儲運方便,使用簡單,不會燃燒和爆炸;溶液的揮發性比氨水小,穿透性好;合適溫度范圍是950~1150℃,適于煤粉鍋爐脫硝系統使用。缺點:尿素水解的中間產物尿素—甲銨溶液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對大多數金屬有強烈腐蝕作用;脫硝反應溫度窗口(脫硝適合的反應區溫度)比氨水高50~100℃。
3還原劑對SNCR脫硝效率的影響
以氨為還原劑的反應表達式如下:
在有氧的條件下4NH3+4NO+O2→4N2+6H2O4NH3+2NO2+O2→3N2+6H2O在無氧(或者缺氧)的條件下8NH3+6NO2→7N2+12H2O該反應沒有產生副產物,對氧氣量的需求較大,循環流化床鍋爐出口的過量空氣系數為1.2左右,可以滿足該反應條件要求。以尿素為還原劑的反應如下:(NH4)2C0→2NH2+CONH2+NO→N2+H2OCO+NO→N2+CO2此反應存在CO和氨的排放控制問題。不同還原劑對應不同溫度窗口,SNCR脫硝效率對反應溫度非常敏感,當反應偏離溫度窗口,反應速度慢,還原劑的逃逸量增加,降低脫硝效率。國外試驗表明,溫度區間位于800~950℃之間時,選用液氨或氨水脫硝效率要高于尿素;1000℃以上是尿素的溫度窗口,此時尿素的脫硝效率高于氨,如圖1所示。
圖1不同溫度下氨和尿素的脫硝效率
循環流化床鍋爐旋風分離器進口煙道的煙氣溫度在800~950℃之間,氨(氨水)作為還原劑,理論脫硝效率可以達到85%。尿素溶液含水量大,通常經歷液滴蒸發、破碎、高溫熱解生成氨氣,完成還原反應過程,這些過程增加反應周期,縮短有效反應時間。氨水含水量也大,系統噴射的液滴經過蒸發釋放氨和還原反應過程。氨系統直接向分離器噴射稀釋后的氨氣,氣態的氨直接參加還原反應。
從反應過程看,流化床鍋爐運行條件下,液氨系統有效反應時間最短,氨水系統次之,尿素系統最差。
標簽: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