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筆者從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在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堆芯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研發出新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解決了鉛基堆堆芯高份額燃料、高密度冷卻劑、耐高溫耐腐蝕結構材料等關鍵技術難題。這一成果打破了國外相關技術壟斷,實現了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核心技術自主掌握。
鉛基堆被“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組織評定為有望首個實現工業示范和商業應用的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得益于鉛基材料優良的中子物理和熱物理特性以及穩定的化學性質,鉛基堆在產能安全性和經濟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還具有良好的核廢料“焚燒”處理能力和核燃料增殖能力,是一種能夠實現多種應用和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核能系統。西方多個國家目前正積極推動鉛基堆工程化應用,計劃在本世紀20年代實現商業示范。
燃料組件及包殼是鉛基堆堆芯的核心構件,其結構設計和所用材料受到堆內復雜的服役環境的挑戰。
由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李冠興院士、上海大學周邦新院士等行業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近日對中科院核安全所自主研發的“中國鉛基堆原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進行了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中國鉛基堆原型燃料組件及包殼材料實現了自主化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新型包殼材料的耐高溫和耐腐蝕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對促進我國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鉛基堆已被選作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和國家“十二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的反應堆系統。
標簽:鉛基堆堆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