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5年中央發電企業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目標任務的通知》顯示,要求五大發電集團以及神華、華潤和國投等中央發電企業2015年共需完成煤電機組節能改造容量8974萬千瓦、環保改造容量達4093萬千瓦。2015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煤電超低排放改造收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從2014年6月首臺超低排放機組--國華舟山電廠4號機組投產以來,眾多改造、新建的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如同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說煤電機組迎來了“超低排放時代”一點都不過分。然而,超低排放改造帶來三大污染指標降低的背后卻有一本沉甸甸的賬,成本問題成為行業人士關注的頭號焦點。
環評專家顧明曾表示,超低排放將使每千瓦時發電成本再增加約0.02—0.03元。2014年起,多個火電超低排放項目的投運,最早投運的超低排放項目大多使用在脫硫塔后加濕式電除塵器技術路線,這讓濕式電除塵器形成了口碑效應,濕式電除塵器成為了除塵界的明星。超低排放的不斷盛行,燃煤機組增加濕式電除塵器是否是環保改造的必選方案?河北紐思泰倫總經理彭光輝談到公司最新推出“雙膜微電除塵器”,從理論上與當前市場較普及的濕式電除塵器相比,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和突破,在外形尺寸、投資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目前多數煤電機組選擇安裝濕式電除塵器,這一現狀對紐思泰倫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彭光輝認為濕電技術已很成熟,目前市場占有率較高。雙膜微電除塵器作為新技術,還需要從小業績做起,逐步做大,需要經過市場認知考驗,逐步成熟的過程。目前不會對濕電產生沖擊,但隨著濕電的使用維護以及運行費用的提高,加之大家對雙膜微電除塵器應用何運行的認知,雙膜會逐漸擠占濕電市場,也會促進新的一次技術改造高潮,推動雙膜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濕電雙膜對比(圖)
在談到紐思泰倫研究雙膜的出發點的時候,彭光輝說,使用濕電除塵涉及到7000伏高壓,安裝使用存在危險性,結構復雜,操作和維護難度大,投資高。我們之所以研發雙膜除塵器,源于曾做過保定一個單膜項目,效果不錯,隨后我們就考慮如果使用雙膜是不是效果會更好,再通過添加滲透劑、重金屬捕絮劑、鰲合劑,把水治理和化工技術結合到一起,讓每層膜有不同的功能,實現一種設備,多種功能。第一層膜,可以解決濕電解決不了的石膏雨問題;第二層膜,可以解決微塵、重金屬汞、鉛、鎘、砷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投資40%,還可以做到運行、維護費用低,維護部位少。公司成立專項小組,利用具備1萬風量的燃燒鍋爐進行濕電與雙膜的對比試驗,目的就是經過大量有效實驗后得出符合實際效果的真實數據,把理論變成實實在在的現場和實物。(北極星節能環保環網將對該對比試驗進行連續關注報道)
除了火電行業,彭光輝還談了其他行業煙氣治理的難點和解決方案,從紐思泰倫“環保義診”的行業來看,大熱電廠都能采用成熟的環保減排技術,裝置品質也很高,操作、管理、維護人員素質高,絕大部分運行穩定,減排效率高,但單公斤減排物運行費用很高,還需在環保裝置運行節能提效做一些升級改造。中小熱電由于自身原因相對于大熱電,環保技術應用比較雜,一些環保裝置效率低,運行穩定性差,維護費用高,副產物品質低無法利用,很多企業都是建了改,改了拆,重復拆建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
鋼鐵廠相對于熱電廠來說,環保裝置都是“比貓畫虎”,沒有針對性分析煙氣成分和粉塵,以及減排物成分的相互影響,導致鋼鐵廠絕大部分減排副產物無法利用,只能廢棄,二次污染環境。
相對于熱電廠和鋼鐵廠,陶瓷廠環境裝置還屬于初級階段,效率和運行、效果穩定、節能、副產物利用都無從談起。
紐思泰倫在“義診”中針對不同行業,對癥下藥。比如,鋼鐵廠燒結機脫硫,脫硫漿液易中毒,石膏為紅色,無法利用。紐思泰倫針對性的推出除塵脫硫一體化塔,使燒結機除塵后再增加高效濕法除塵器,使石膏白度品質提高,達到水泥廠利用條件。
比如,玻璃廠爐窯除塵,由于粉塵沉降風速小,粘性大,堿性大,高溶解性,本不適合使用布袋除塵器和靜電除塵器,維護費用高,不能長期穩定運行,盡管如此,可行業內基本都是此類除塵器。紐思泰倫推出的高效旋風除塵和濕法洗滌除塵組合,能夠達到高效除塵效率。
比如,炭黑行業尾氣為飽和濕度煙氣,不適合SCR脫硝和濕法脫硫。炭黑尾氣根本問題是含水35%,內有H2S和含氮雜環有機物,降水可以使大量污染物溶到水里再除去,水處理費用每噸5元不到,還可以回收氨水用于脫硫。但很多企業按通用方法去做,結果用LNB越燒氮氧化物越高,用SNCR溫度達不到,效率低,氨逃逸高,用SCR催化劑中毒嚴重,氨逃逸加凝水堵塞預熱器,用濕法脫硫煙氣一降到74度,系統漲水,液氣比小脫除效率低,導致環保裝置影響生產裝置運行。紐思泰倫和中科院一起研發尾氣除水提效減排技術,不但解決環保問題,還可以提升發電鍋爐效率30%。
標簽:雙膜微電除塵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