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初開始,甲醇走出一波連續反彈行情,以月度近13%的漲幅結束了3個多月來的連跌走勢,周一華北地區主流報價在2450元/噸,期貨價格從6月底部反彈10%,其下游主流產品二甲醚價格也一個月上漲8%。多名機構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甲醇堅定步入上漲通道的邏輯,除其下游產品二甲醚、甲醛上漲外,行業還迎來了難得的環保新機。在國家出臺4.5萬億節能環保規劃的框架下,甲醇清潔能源的特點將被充分挖掘。
甲醇燃料盈利持續改善
日前,國務院出臺4.5萬億節能環保規劃,大氣污染作為重要一項明確列入其中。業內人士指出,甲醇作為燃料替代汽、柴油,或作為添加劑與汽、柴油摻燒,對改善汽車(行情專區)尾氣有害物排放,治理PM2.5,經濟效益凸顯。
甲醇以目前每噸約2500元的價格優勢,作為汽車燃料的備選,在各地迅速推廣。今年6月,陜西啟動了甲醇汽車試點;去年,山西、上海已經先行一步。
山西省新能源汽車領導組辦公室副主任石磊提供了一組數據:現在1.6噸甲醇可以代替1噸汽油,1.6噸甲醇不過4000多元,而汽油每噸9000多元。
華泰證券新能源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在節能環保4.5萬億的市場蛋糕下,甲醇燃料其節能環保優勢未來將被充分發掘。按照“兩同原則”(同一車輛燃用汽油和燃用甲醇燃料在同一家檢測站)檢測結果比較,甲醇燃料較汽油排放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要少30%至50%。
據本報記者了解的情況,甲醇燃料目前整體盈利狀況持續改善。首先,其上游原料煤炭今年以來整體延續跌勢,作為甲醇上游原料的煤炭價格萎靡不振令其輕而易舉獲得成本優勢。此外,目前甲醇市場由買方市場逐漸轉為賣方市場,價格出臺后預訂貨源半天之內搶購一空,廠商報價不存在太多的議價空間。
下游價格全面復蘇
甲醇分析師崔志明對上證報記者指出,甲醇下游主要產品二甲醚、甲醛價格全面復蘇也是支撐上游甲醇走強的一大因素。據其測算,二甲醚一個月來漲幅約為8%,甲醛也有4%左右。“二甲醚、甲醛迎來需求旺季,而廠家開工率不足三成,因此在產能受限的前提下,未來將持續走強。”
正因為下游價格節節攀升,上游甲醇供應持續偏緊。中宇資訊甲醇分析師崔志明指出,7月中旬因部分西北甲醇生產企業開始停產檢修,涉及400萬噸產能,約占整體供應的7%,內地企業整體庫存偏低位。此外,華東地區江蘇港口甲醇存量由季度初最高時的50萬噸,減半至目前的25萬噸左右,庫存水平已降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
此外,近期外盤價格持續堅挺,力挺內盤走強。生意社甲醇分析師潘娜指出,國際市場甲醇價格堅挺,遠高于中國港報價,貿易商將中國港口保稅甲醇轉出口到其他國家,以獲得更豐厚的利潤。截至8月7日,CFR中國港口甲醇收盤價377-378美元/噸,FOB美國海灣甲醇報價462.87-464.54美元/噸,與中國報價相比高出85.87美元/噸。內外價差,導致進出口增幅形成鮮明的“剪刀差”。據生意社數據顯示,6月甲醇出口量為56.48千噸,同比增60.7%;6月甲醇進口量為543.01千噸,同比跌78%。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