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當中聯重科交出一份虧損3億元的半年報時,外界一度擔心這家國內工程機械龍頭可能在2015年出現虧損。在行業持續低迷時,總計5億元的政府補助讓中聯重科依然得以保持十余年連續盈利的紀錄。
據悉,中聯重科以傳統機械制造為主要業務,同時,加碼環境領域的業務拓展,對垃圾處理、土壤修復等方面予以開拓。
3月30日晚間,中聯重科披露的2015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5億元,凈利潤約為8000萬元。不過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中聯重科虧損4.4億元。非經常性損益包括政府補貼、資產置換損益等偶發性的收入或損失,通常無法反映公司的真實盈利能力。
中聯重科去年5.3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中,絕大部分收益來自于政府補助。過去三年中,這家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逐年遞增,由2013年的1.1億元增至去年的5.2億元。
中聯重科解釋稱,新增了農業機械板塊是補貼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不過其并未公布涉及政府補貼的具體項目。
去年1月,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聯重機)成為中聯重科的控股子公司,新增的農業機械板塊去年為公司帶來了36億元的收入。
在已經公布2015年年報的工程機械企業中,依靠非經常性損益扭虧成為了行業常態,柳工和徐工機械也在其列。
2015年,柳工凈利潤為2100萬元,同比下降89.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1.1億元。總計1.7億元的政府補助貢獻了大部分非經常性收益,其中包括技改建設、技術研發資金等補貼。
徐工機械也在去年獲得了1.6億元的政府補助,不過這不能助其扭虧為盈。這家以起重機為拳頭產品的企業,還通過轉讓股權及相關資產,換來了7.5億元的收益。
去年底,徐工機械將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下稱施維英機械)75%股權,轉讓至控股股東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名下,交易價格為6.7億元。主營混凝土機械產品的施維英機械2012年成立后,凈利潤逐年下滑,去年凈虧損4億元。徐工機械稱,在完成該交易后,將增加公司當年凈利潤5.4億元。
依靠總計8.5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徐工機械的凈利潤得以維持在5100萬元。
對于徐工機械及它的同行們而言,依靠非經常性收入扭虧,是工程機械行業自2012年持續下行后的無奈之舉。
柳工在年報中披露,去年工程機械行業的國內銷量大幅下滑四成,而主要產品的出口銷量也下降超過三成。徐工機械和柳工去年的銷售量僅為2.7和3.5萬臺,只有2014年的七成。
鮮有機械廠商完成它們在2015年初制定的年度銷售目標。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均只完成了年度銷售計劃的2/3(兩者銷售目標分別為308億元和247.7億元),而柳工110億元的銷售目標只完成了約60%。
工程機械行業短期內難現轉機,即使行業龍頭中聯重科也開始著眼于其他領域。在它的業務版圖中,工程機械的重要性已逐步下降。該業務帶來的收入由2014年的208億元降至去年的123億元,占中聯重科總收入的比例也從超過八成下滑至不到六成。農業機械和環境產業成為這家公司新的依靠。去年,兩者的營收占比約為37.6%。
今年,能否不再依靠“意外收入”保持公司盈利,將是中聯重科和同行們面臨的首要任務。
標簽:中聯重科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