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應用單位: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
技術簡介:
項目主要是對原有的污泥處置工藝線進行改造,污泥泵系統處置污泥能夠與水泥窯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不僅能夠保證污泥泵系統的連續運轉,同時減少了處置污泥對窯工況的影響。
主要工藝路線如下:
將廢物和工業污泥分別放在儲坑中進行存儲,通過抓斗將物料送到攪拌器進行調質攪拌,攪拌均勻后的物料經管道輸送到滾篩中進行篩選,滾篩將粒徑小的合格物料篩分進入污泥存儲倉中,污泥儲倉中的物料進行二次攪拌,攪拌均勻的物料經污泥泵輸送并經噴槍打散后進入到窯內進行焚燒處置。少數粒徑大的不合格物料經過滾篩分出到拉鏈機并被輸送到盛放倉內,轉移到其它系統進行處置;
生活污泥:利用生活污泥泥質單一、無雜物的特點,將濕泥直接倒入污泥坑并打入窯內焚燒。兩種方式生產效率高,機械化程度高,維修成本低,對廢棄物和生活污泥處置量提高起到明顯作用,此舉逐步實現對入窯物在源頭進行控制,達到成分穩定,處置均量,打散效果良好,從而實現對窯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創新點:
1、一種新的工業污泥的處置方法,處置量大且穩定,沒有二次污染產生。
2、該項目不僅能夠無害化處置污泥,同時還能有效的降低水泥窯尾氣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該方法噸污泥降低氮氧化物25-40ppm,是目前水泥窯降氮工作的又一大突破,大幅的降低了降氮的成本。
技術將污泥按照類別分別放進不同的儲坑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將污泥抓進攪拌器中進行攪拌混合,攪拌后的污泥通過篩分機進行篩分,篩出的大顆粒物質通過輸送皮帶直接進入到漿渣制備系統中進行處置,篩出的小分子物質直接進入到污泥儲坑中,并在儲坑中進行二次攪拌,然后通過污泥泵打入分解爐中進行焚燒,污泥在爐內燃燒過程中形成還原區,并可利用還原氣氛降低氮氧化物。
具體的工藝流程圖如下所示:
本項目新建了一條污泥預處理工藝線,包含污泥分坑存儲、污泥倒運、混合攪拌以及篩分處置,最終實現了污泥中雜物和泥質的分離,保證了進入污泥泵物料的穩定。同時我們還研發了一種新型污泥打散裝置,該裝置主要為一個噴槍裝置,該噴槍裝置包含污泥入口,壓縮空氣打散,以及噴槍堵料后的出料口,該裝置可以將污泥等均勻穩定的打散噴入窯內,填補了國內在此項技術上的空白。
實際應用效果及推廣情況
本項目投產后,不僅能夠降低水泥窯尾氣中氮氧化物排放,同時增加了污泥處置量。項目成功必將在行業內開啟一種新的循環經濟模式。
通過該方法可實現日處置污泥40-55噸,噸污泥降低氮氧化物25-40ppm。不僅實現了生活污泥的無害化處置,同時大幅的降低了尾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是目前水泥窯降氮工作的又一大突破,大幅的降低了降氮的成本。目前本項目已經在北京水泥廠正式投產運行。
經濟效益
處置工業廢棄物處置單價1250元/噸計算
2013年經濟效益:
2013年5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6.5個月實際處置廢棄物5178噸,凈利潤358.75萬元。
2014年經濟效益:
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4日,處置固廢7776噸,京東方污泥3158噸,生活污泥5817噸,凈利潤613.54萬元。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