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斷爆發霧霾,日益嚴重的霧霾,引發了公眾對空氣質量的擔憂。防治大氣污染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大氣污染治理被提上議程。國家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于今年開始實施了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
環境保護產業的特點是投資較大、周期長、社會效益高于經濟效益,所以環保產業對政策的依賴性較高。環保產業的發展和國家制定的環保標準及出臺的政策密切相關,因此新大氣污染治理防治法的實施將有利于行業的發展。
政府未來將繼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通過不斷努力,完善法制環境,真正做到企業守法、地方政府履行環保責任。未來空氣質量將得以改善,民眾不再遭遇十面“霾”伏,大氣污染治理行業也將迎來發展的契機。
大氣污染治理刻不容緩
國內經濟騰飛的背后,是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01年,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僅為16.09萬億立方米,隨后十年逐年增長,到2011年時達到頂峰,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高達67.45萬億立方米。此后國家開始重視大氣污染治理,到2014年時,工業廢氣排放量下降至62.97萬億立方米。
2001-2014年中國工業廢氣排放變化情況(單位:萬億立方米,%)
但大氣污染情況仍不容樂觀,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隨著政府和社會的重視,我國廢氣治理設施已在不斷完善,廢棄治理設施數量在2008年時只有174164套,到2014年增加至544230套,尤其是除塵設施設備數量的持續增長,意味著整體處理應對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2008-2014年全國廢氣治理設施數量變化情況(單位:套)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