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環境監測行業發展概況:在2014年的統計調查中,參與調查的企業共計60家,其中,國內企業54家,約占統計總數的90%;外資企業數量6家,約占統計總數的10%。參與調查的企業包括了國內外大、中、小型環境監測設備制造商、集成商、服務商;業務范圍涵蓋了廢水、廢氣、環境空氣、地表水等各個環境監測相關領域。其中,涉及煙塵煙氣監測設備銷售的企業36家,涉及水質監測設備銷售的企業38家,涉及環境空氣監測設備銷售的企業15家,涉及采樣器銷售的企業6家。被調查企業市場區域覆蓋了幾乎全國所有省份和地區,環境監測各個領域的主要骨干企業、對各地區市場占有率有影響的企業都在此次調查范圍內。同時,調查的樣本與2013年無論在數量還是在結構上,基本一致。
1.1行業發展政策環境
環境監測儀器行業是政策驅動型行業,在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出臺之后,雖有各種政策不斷出臺,但由于并無強力政策,因此2014年行業的政策環境較為平穩。
2014年5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國辦發〔2014〕23號),進一步硬化節能減排降碳指標、量化任務、強化措施,對今明兩年節能減排降碳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堅持用“鐵規”和“鐵腕”推進節能減排,從調整優化結構、推動技術進步、加強和改善管理等方面挖掘潛力,加大了對污染特別是大氣和水污染治理的力度,確保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該行動方案是環境監測儀器行業近兩年發展的總體綱要。
2014年5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的通知》(國辦發〔2014〕21號),該辦法適用于對各?。▍^、市)人民政府《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年度考核和終期考核,對未通過考核的地區處罰做了規定。
2014年7月,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錫、銻、汞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0770-2014)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等四項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該四項標準也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舉措之一。其中,《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代替(GB13271-2001)施行,取消了按功能區和鍋爐容量執行不同排放限值的規定,提高了各項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2014年11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編制的《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指出,到2018年完成40萬蒸噸燃煤鍋爐的節能改造。
2014年9月19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發改能源〔2014〕2093號),對燃煤機組供電能耗、污染物排放、煤炭消費占比等指標做出了明確,進一步指明了未來煤電發展的方向,尤其是對“在大氣污染物排放上燃煤發電機組可以向燃氣輪機組看齊”這樣一個基本判斷,很好地回答了目前業內關于“超潔凈排放”“近零排放”“超低排放”該如何布局和推進的問題。
2014年12月5日,環保部發布《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環發〔2014〕177號),提出2017年全國石化行業基本完成VOCs綜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監測監控體系,VOCs排放總量較2014年削減30%以上的目標,標志著我國VOCs治理行業政策出臺進入實質性階段。
2014年,國家主要圍繞大氣污染治理推出了多項政策,體現了國家對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視。這些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對2014年環境監測尤其是大氣監測產生了較大影響。
1.2行業發展概況
1.2.1行業調查情況說明
在2014年的統計調查中,參與調查的企業共計60家,其中,國內企業54家,約占統計總數的90%;外資企業數量6家,約占統計總數的10%。參與調查的企業包括了國內外大、中、小型環境監測設備制造商、集成商、服務商;業務范圍涵蓋了廢水、廢氣、環境空氣、地表水等各個環境監測相關領域。其中,涉及煙塵煙氣監測設備銷售的企業36家,涉及水質監測設備銷售的企業38家,涉及環境空氣監測設備銷售的企業15家,涉及采樣器銷售的企業6家。被調查企業市場區域覆蓋了幾乎全國所有省份和地區,環境監測各個領域的主要骨干企業、對各地區市場占有率有影響的企業都在此次調查范圍內。同時,調查的樣本與2013年無論在數量還是在結構上,基本一致。
因此,本次調查的企業數量、類型、市場占有率、市場規模等數據,都能較準確地反應行業的發展現狀,與2013年的對比也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