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兼并重組后的青田雙源閥門有限公司通過初步驗收,開始恢復試生產。據悉,該閥門企業是浙江省整治行動后第一家恢復生產的重建企業,該企業恢復生產標志著浙江省閥門整治提升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2014年,為了守護好青田的綠水青山,浙江省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閥門行業整治提升大行動。浙江省迅速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出臺《青田縣閥門行業綜合整治提升實施方案》、《青田縣企業污染整治實施方案》,并抽調干部組成工作組進駐相關鄉鎮辦公,按照“關停淘汰一批、兼并重組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的要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推進整治工作。
雖然過程困難眾多,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整治,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了解,整治以來,浙江省閥門企業整治提升24家,關停33家,30家兼并19家。目前,兼并19家中有12家正式動工重建,2家己建好,1家通過初步驗收。
“整治的目的不是關停企業,而是通過整治,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加快技改步伐,提升裝備工藝水平,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推動閥門企業做優做強。”縣綜合整治推進組組長張祖康說道。
因此,在集中整治后,浙江省將工作重點放在幫扶和服務企業上,通過資金補助、簡化審批程序、土地保障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幫扶。對于這一系列的幫扶,青田雙源閥門有限公司負責人季永平深深為此點贊。“不管是鎮里還是部門都對我們幫助很大,有些直接到廠里為我們服務,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都給我們開綠燈,真的很好,不然我們這次也不會恢復生產這么早。”
此外,浙江省還積極完善園區規劃,調整排污管線和道路交通布局,完成東源鎮紅光和項山宮閥門企業廠區四至界定核對,制定船寮鎮、東源鎮、高湖鎮廢砂堆放場建設規劃,實行集中堆放,統一清運。同時,安排財政專項資金,加快園區防洪堤、電力網、煤改氣等配套設施建設,新建企業污水管網11公里,在產閥門企業全部實現截污納管。
這場整治顛覆了青田的閥門行業,也讓一些企業浴火重生。
搬到新廠房后,青田保俐鑄造有限公司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廠房大了近兩倍,引進了100多臺自動化、半自動化的機器,開始引進精加工生產線,而環評、測量都高于國家標準,看到我們的新廠房,現在客戶是來一個下一單。”該公司總經理陳結州還自豪地告訴記者,去年還在臺灣設立了辦事處,僅半年時間就占領了臺灣不銹鋼精密鑄件市場的30%,未來想達到70%,并且建立自己的品牌。
浙江省青田超達鑄造有限公司也抓住提升的機會,引進新的生產線增加自身產值。“我們新增加了3條新的生產線,預計年產值將增長7000萬元。”該公司負責人潘文榮表示,由于產品質量得到認可,最近公司還接到了來自馬來西亞的2億元訂單。
在整治后,東源鎮也在未來的發展思路上做出了一些改變。“和以前單一的以閥門為主不同,未來我們要走生態發展道路,除了做精做細閥門外,還要積極發展旅游業,現在也在積極地建設和發展章乃器文化旅游、紅色旅游,勘探溫泉。”東源鎮分管工業的副鎮長李春峰如是說。此外,高湖鎮也在發展休閑農家樂綜合體、紅色旅游等。
標簽:青田 閥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