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端,“創新驅動”毫無疑問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筆者通過參加本次代表大會看到一幅再生資源產業協同合作、追求創新生資源產業協同合作、追求創新的發展縮影!產業發展如何從供給側找到出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值得深入思考!
再生資源與使用原生資源相比,可以大量結余額能源、水資源和生產輔料,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資源瓶頸,保經濟增速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就必須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據相關統計,至2015年底,全社會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達到10多萬家,其中80%以上為中小企業;2015年廢鋼鐵、廢塑料、廢有色金屬、廢紙、廢輪胎、報廢汽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7大品種回收量接近1.6億噸,比2000年增長3倍多;回收總值將近6000億元,與2000年相比增長12倍;其中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率達到70%以上。
再生資源產業進入發展新階段 產業發展呼吁創新驅動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隨著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企業近年來著力創新回收模式,努力提高回收水平。傳統再生資源產業,通過嫁接互聯網進行升級改造,不僅可有效減少行業中間環節,使信息更加透明化,還有助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隨著再生資源產業的不斷發展,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在各種回收和交易模式的演變過程中,涌現了一批并走在時代前端的企業。
案例:
深圳淘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傳統回收行業,構建了專注于再生資源行業(廢舊手機)的回收服務第一平臺,集線上回收交易平臺、二手商城平臺、拆解物交易平臺、積分系統為一體的三大平臺一個系統。
愛回收網是國內主要的C2B電子產品回收平臺,專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數碼電子領域,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閑置處理服務。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是重要抓手
目前我國科技與經濟脫節問題仍然存在,研發人才和力量主要集中在基本不從事生產經營的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企業的研發能力相對較弱,結果往往造成脫節。針對這一問題,政府深刻反思并甄別了關于創新與發明之間的關系,進而提出創新應當包括從概念設計、系統研發、商業模式建設直至產業落地的全過程。所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將是未來政府部門工作的重心,只有通過大協同、大科技的部門聯動,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突破一批技術瓶頸,掌握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打造一批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平臺,才能加快推進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發展。
從創新中尋找供給側改革突破口
中央提出對供給側的結構進行改革的要求,是由于供給側存在的問題,已不僅僅反映在供應太強、使供求關系失衡,更反映在社會資源配置失衡,大量社會資源被落后的僵尸企業占有,真正需要的企業難以得到滿足。政府積極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正是釋放社會優勢資源不斷向再生資源產業轉移,形成供給側產能的優化的信號。
標簽:再生資源產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