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土壤污染防治法明年完成審議 解決五大問題

作者: 2016年03月11日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袁駟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時表示,環資委已委托環保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議稿,初步擬訂在今年年內環資委內部進行兩次初審,2017年提交給常委會,納入到常委會

  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袁駟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時表示,環資委已委托環保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議稿,初步擬訂在今年年內環資委內部進行兩次初審,2017年提交給常委會,納入到常委會的立法計劃,完成提請和審議的任務。

 

  在我國一些地區,由于長期工業污染,耕地表層灰化沙化嚴重,造成糧食連年減產。

  袁駟說,土壤污染是非常重大的環境問題。從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來看,我國的土壤環境總體上形勢嚴峻、不容樂觀,部分地方污染嚴重。土壤污染的防治事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直接或間接地會影響到我們的食品和飲用水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甚至關系到能否可持續發展。

  袁駟說,“向污染宣戰”有三個主戰場,即水、大氣和土壤。“大家知道,環保部最近對外宣布撤銷了兩個司,專門設立了大氣、水、土污染防治司。即將出臺實施‘土十條’(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所有這些都是圍繞治污的三大戰場、三大戰役來排兵布陣的。”

  談到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情況時,袁駟說,我國土污染防治工作基礎相對薄弱,沒有專門的單行法律,使得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缺乏有效監管的法律依據,亟待立法解決。

  他介紹,多年來,全國人代會期間都有代表提出立法議案或者建議。對此,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經中央批準,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土壤污染防治法列入了立法規劃一類項目,由環資委負責牽頭起草和提請審議。

  “土壤污染與大氣、水污染相比,其成因更為復雜,大氣的沉降、水污染、工業污染、建筑污染、交通運輸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礦山開采污染、垃圾污染等,可以說任何污染都可能最終影響到土壤,所以土壤污染的治理難度也更大,對其有效防治也更為迫切。”袁駟說,目前三個主戰場上就缺土壤污染防治法,要向土壤污染全面宣戰,土壤污染防治法不可或缺。

  袁駟介紹,土壤污染防治法將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要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體制明確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驅動的要求,促進科技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調查、監測標準體系;明確經濟政策加大資金投入;重點針對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保障農民品質量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建立全社會共同參與機制,明確各級政府和企業的責任,明確公眾參與途徑和內容等。

  “十二五”時期,我國完成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總超標率16.1%,污染以無機型為主,占超標點位的82.8%,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部分地區土壤污染比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廢氣地突出一些,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地區。

  國土部地質調查局此前發布的《中國耕地地球化學調查報告》稱,調查面積150.7萬平方公里,調查耕地將近14億畝,占20億畝耕地的68%。調查結果顯示,8%的耕地是受到污染的。來自地球化學探索雜志的調查報告認為,我國目前清潔土壤為60%,次清潔土壤近30%,污染土壤2.6%。

  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該部正在加緊編制“土十條”,文本內容已基本成熟。

  環保部目前已在10個省啟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項目,推進湖南、重慶、江蘇等省(市)污染場地環境監管試點,部署京津冀關停搬遷工業企業場地排查。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表示,“十三五”將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加快完成“土十條”編制并組織實施,加強土壤環境監測監管,實施農用地分級管理和建設用地分類管理,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

  本報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2016年,環保部將在京津冀地區率先實現土壤監測點位實現全覆蓋。確定7000個土壤風險點位,初步建成由35000個點位組成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今年還將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繼續組織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推進污染場地試點示范,建立規范的污染場地聯合監管機制。完成京津冀三地關停搬遷工業企業場地排查,推動場地土壤污染防治、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專項和重大工程立項。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土壤污染防治法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