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重點提到了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從克強總理嚴厲的措辭中可以感受到國家隊治理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的決心和信新。
相關數據顯式: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著力抓好減少燃煤排放和機動車排放。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燃煤鍋爐。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鼓勵秸稈資源化利用,減少直接焚燒。全面推廣車用燃油國五標準,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380萬輛。在重點區域實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對排污企業全面實行在線監測。強化環境保護督察。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必須嚴格執行,對超排偷排者必須嚴厲打擊,對姑息縱容者必須嚴肅追究。
同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而對于企業而言,排放標準的提高,勢必直接造成改造費用,經營成本的增加,如何既能達到政府的環保要求,又避免改造費用,減少經營成本,增加企業利潤,是火電企業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為合作方提供全方位零成本環境治理服務”是武漢光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谷環保”)從事第三方污染治理的宗旨。第三方治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企業的這個難題,將污染治理工作交給環保公司,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不僅能提高效率、保證效果,還能有效降低成本。作為國家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領導小組成員,武漢光谷環保從2007年全國首創BOOM(Build-Own-Operate-Maintain,建設-擁有-運行-維護)模式,參與燃煤發電機組的煙氣治理項目。至今已有黃岡大別山電廠,蕪湖電廠,安慶電廠,合肥電廠,肥東電廠等成功案例。在歷年的第三方煙氣治理過程中,通過科學化的管理模式,優秀的成本管理,不斷創新的技術支撐,屢獲業主方好評,達到第三方治理的最高標準。15年底,武漢光谷環保承接新疆特變電工集團昌吉熱電2×35萬千瓦熱電廠,準東五彩灣2×66萬千瓦火電項目脫硫第三方治理,真正實現國家環保護提倡的第三方污染治理,共享環保收益的共贏模式。
光谷環保是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湖高新”,)旗下專業從事環境治理、承載東湖高新“環保治理責任平臺”使命的全資子公司,隸屬于湖北省人民政府直屬的國有大型控股公司——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光谷環保是國內煙氣脫硫治理領域的先行軍。作為國家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領導小組成員、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光谷環保擁有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服務能力(除塵脫硫)一級資質(原國家環保部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甲級”資質)、自動連續監測(大氣污染物監測)乙級資質,在國內首創并率先采用了BOOM(Build-Own-Operate-Maintain,建設-擁有-運行-維護)模式,參與燃煤火電發電機組的煙氣治理項目。
光谷環保是環保領域經營模式的開創者。依靠環境治理領域的優秀專家團隊、一流的技術和研發平臺、豐富的專業運營管理經驗、超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多渠道融資手段,光谷環保將以自有資金或融資為合作方提供零成本環境治理服務,與合作方共享政府及社會環境治理補貼收益。
光谷環保是綜合環保服務商。順應國家環保政策,秉承企業社會責任,光谷環保積極探索全方位環境治理解決方案,提供綜合環保服務,為武漢城市圈“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重點項目提供環境治理服務,跨界整合,以火電煙氣第三方治理為主,水環境治理、光伏發電、分布式能源等多種方式提供環保及綠色新能源配套設施投資、建設、運營。
光谷環保打造水務環保全產業鏈條。公司借助強大的股東資源和人才優勢,按照“投資和技術驅動,規模和利潤并重”的發展理念,發揚狼性文化精神,在水務領域大力布局和不斷開拓,業務范圍涵蓋供水、污水、中水、污泥、水環境治理、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環境監測等水務環保全領域;以武漢為總部基地,借力開拓湖北、華中地區市場資源,并逐步輻射至全國,目前北京、山西、廣州、新疆等地均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在15個省,近40個市縣有落地或在談項目;通過PPP、BOT、TOT、ROT、EPC、OM、股權收購、成立合資公司等多種模式進行業務拓展,投資、建設及運營的涉水項目規模每日近百萬噸,預計2016年可實現日規模300萬噸增量;公司先后收購了湖北及新疆兩家水務專業公司,擁有環保工程專業承包一級、環境工程專項設計乙級等多項資質及專利技術;公司與國內知名金融機構合作成立環保產業基金和并購基金,重點投資水務環保項目,利用多通道的融資平臺,完成資產證券化,實現股東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贏局面。
標簽:大氣治理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