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如是強調。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安排,“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成為今年要重點做好的八個方面工作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去年政府工作報告相比,今年在生態環境方面闡述的內容更細,語氣也更加“強硬”。
李克強要求,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著力抓好減少燃煤排放和機動車排放。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燃煤鍋爐。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鼓勵秸稈資源化利用,減少直接焚燒。全面推廣車用燃油國五標準,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380萬輛。在重點區域實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
針對工業污染治理問題,今年將進行更加嚴厲的監管和處罰。李克強強調,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對排污企業全面實行在線監測。強化環境保護督察。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必須嚴格執行,對超排偷排者必須嚴厲打擊,對姑息縱容者必須嚴肅追究。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排污企業全面實施在線監測,對監測信息進行實時公開,并以此作為環境執法依據,對于排污企業而言將可以起到很大的震懾效果,目前已有一些地區在嘗試。
同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實行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推進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試點,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繼續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標簽:排污企業 在線監測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