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開學季,上海市質監部門對塑料書皮進行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結果令人震驚:對照GB6675.1-2014《玩具安全》 標準,30批次相關產品中有25批次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PAEs)項目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風險的比例超過83%。過量攝入此物質,可能影響激素系統,導致兒童性早熟。
這又是一次濫用PAEs的事件。在經歷“毒玩具”及“增塑劑污染食品”等事件后,世界各地對于PAEs類增塑劑的應用,明文規定層出不窮。特別是在歐美為主的發達國家,在包裝、醫療用品、兒童玩具等PVC塑料制品中,明確規定禁用PAEs類等傳統增塑劑。
2016年,我國玩具新國標中首次增加了對DBP、BBP、DEHP、DOP、DINP、DIDP共6種PAEs類增塑劑的要求,該6種塑化劑限量值不得超過0.1%,與歐盟的現行規定等同。但是包書膜、包書套等產品,至今尚未出臺專門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
標準的缺失讓商家鉆了空子。在塑料制品行業廣泛使用PAEs類傳統增塑劑,讓國內以出口為主的塑料制品企業吃了大虧,因指標不過關頻遭出口貿易壁壘,出口份額不斷萎縮。同時,過時增塑劑的產品大舉入境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呼喚國內盡快出臺相關標準,更需要行業大力實施綠色轉型。
目前,全球增塑劑市場正在向綠色環保大舉邁進。法國阿科瑪公司2013年關閉了7萬噸/年的DOP產能,標志著西歐地區完全退出DOP生產。西歐鄰苯類增塑劑消費量的比例也已從2008年的23%大幅降至2015年的4.5%。
而國內增塑劑行業面對環保增壓的大趨勢,又該何去何從呢?
筆者以為,首先,有關企業應當要加大科技投入,開發無毒的綠色增塑劑,尤其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出口廠商更要主動走在前面,不斷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質與用途,向高端市場進軍,為塑料制品的發展贏得更多的機遇。其次,新型增塑劑的研發離不開利好政策支持,應鼓勵企業開發新產品,加快供給側改革。此外,有關部門應積極制定相關標準,引導增塑劑行業向著更加安全環保的方向前進。
標簽:PAEs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