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會”臨近,《關于遏止環保行業惡性競爭的提案》(草案)的議題備受關注。在這提案中,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建議住建部與環保部門遏制環保行業惡性低價競爭的行為。資料顯示,2015下半年以來,環保領域出現了多次超低價中標事件,企業不計后果低價競爭的行為,正為環保行業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
以垃圾處理行業為例,過去6個月中國,垃圾處理的中標最低價已經從48元/噸下降至18元/噸,降幅高達62%。惡性競標價格已經逐漸偏離項目成本價格,這需要引起重視。業內認為,環保作為近幾年國家政策大力關注的領域,在“兩會”期間,預計將有利好政策落地,惡意低價競爭受到遏制后,環保行業賺錢時代將至。
環保行業受關注背景分析
環保行業是指從預防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角度出發進行的系類活動,包括產品開發、商業流通、信息服務與工程承包等方面。
早年,我國經濟粗放式發展,導致了諸多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大氣、水質與土壤污染問題正不斷加劇,排放物污染總體量巨大,遠超過環境自凈的能力,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加劇,我國可持續性發展受到威脅,環境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在此背景下,我國開始經濟轉型,走綠色低碳經濟發展道路,環保行業也因此受到諸多政策照顧,逐漸發展起來。
環保行業政策環境解讀
2015年初,被譽為史上最嚴厲以及世界上最好的環境保護法——新《新環保法律》正式出爐,凸顯出我國改善環境問題的決心;
隨后,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將發展環保資本市場,內容涵蓋對符合治理條件的第三方企業、金融機構與發行企業債券進行優先審批等;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重點強調了“建設美麗中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等與環保有關的內容得到重點提及,預示著未來5年甚至更久,環保都將是國家的工作重點。
環保行業“錢景”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2015年上半年,我國環保行業收入實現1120.79億元,同比增長8.61%。政策力挺下,預計未來幾年環保行業市場規模將迅速上升到8萬億元甚至10萬億元的成績。在此利好趨勢下,環保行業投資價值也將凸顯,其中大氣污染治理、污水處理與土壤修復將是最有投資潛力的三大細分行業。
在2013年與2014年,我國分別投入了50億元與100億推動大氣污染治理發展,但收獲甚微。商務部對外表示國家將對節能環保產業投入17萬億元,業界預計這筆投入中將有超過1.84萬億元資金專門用于大氣污染治理領域,大氣除塵與工業粉塵企業、硫化物脫銷企業、空氣凈化器等將成投資亮點。
2009年到2014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為75.3%、82.3%、83.6%、87.3%、89.3%與90.2%,城市污水處理行業發展正漸入佳境。與城鎮污水處理行業相比,我國工業污水處理以及農村污水處理尚在起步階段,未來將成為治污的重點領域,值得業內關注。
與大氣治理和污水處理相比,土壤修復長期未受到重視,在我國環境服務業中,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態修復企業僅僅占3.7%。隨著“土十條”等新政出臺,土壤修復市場規??蛇_10萬元級別,將是發展勢頭最猛的行業,工業污染場地和耕地處修復將率先發展,值得留意。
標簽:環保行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