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公司發布2015年度業績快報,實現收入18.33億元,歸母凈利潤2.46億元,分別同比增加48.97%和28.18%,全面攤薄EPS為0.54元。
2015年業績略低于預期。公司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8.33億元,同比增加48.97%。歸母凈利潤2.46億元,同比增長28.18%,對應全面攤薄EPS為0.54元,略低于申萬宏源預期。公司的業績增長有以下三個原因:1.主營業務持續增長;2.對各項費用加強管控;3.外延并購。
環境監測及執法垂直管理提升行業景氣度,龍頭公司將直接受益。五中全會提出將對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實行垂直管理制度,計劃增加國控大氣區域監測站65個,國控水質自動監測站點2000多個,土壤監測點3萬多個。該項制度的推行,將監測部門與地方政府分立,提高了監測機構的獨立性于公正性,直接推升整個行業的景氣度,公司作為國內環境監測龍頭、技術研發優勢突出,產品布局齊全,將成為該項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立足監測積極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并購進一步完善污染治理及監測下游產業鏈。2015年公司通過收購三峽環保、北京鑫佰利和安譜實驗分別實現了污水、廢氣、固廢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產業鏈的介入以及實驗室耗材端的覆蓋,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產業鏈,增強了環境監測與治理的綜合總包能力,為公司未來在“海綿城市”、PPP業務和智慧城市的市場競爭中打下良好布局。
生態網絡建設持續推進,智慧環保訂單陸續落地。2015年8月國務院引發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將打造全國性生態監測大數據網絡。公司借智慧環保入口介入治理總包,陸續簽訂章丘、黃山、江山、鶴壁、如東等多個項目,總額接近27億元。
投資評級與估值:我們下調公司15年、上調16年并預測17年的凈利潤為2.47、4.28、5.25億元(原為15年2.93、16年3.57億元),全面攤薄EPS為0.54、0.94、1.16元/股,對應2016年PE為25倍。公司為國內環境監測龍頭、技術研發優勢突出,產品布局齊全,未來將直接受益于垂直管理帶來的行業景氣度提升。且公司立足監測積極向下游拓展延伸,15年陸續并購鑫佰利、安譜實驗、三峽環保等進一步完善了治理與監測產業鏈的延伸及擴張。未來以智慧環保為切入點,發揮公司總包優勢,預計訂單將持續落地,維持“買入”評級。
文章鏈接:中國化工儀器網 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89194.html
標簽:聚光科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