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訊:一、環保產業現狀
我國環保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已經在污水、大氣、固廢處理處置以及環境服務等重點領域,形成了涵蓋環境咨詢、環保設備、工程設計、設施運營維護的多元化產業格局。“十一五”以來,環保產業年均增速超過了15%,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截至2015年底,環保產業產值預計達到4.5萬億元。盡管近年“氣十條”“水十條”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引導了環保產業市場化、規模化擴容,但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仍處于發展初期,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還有較大差距。
當前,環保產業在經濟轉型升級發展中呈現了新形態。
一是并購整合風起云涌。借助環保需求的升級及環境資本市場火熱的助力,環保行業一方面縱向整合及延伸環保產業鏈,培育出具有環境咨詢、環保設備、工程設計及運維等綜合能力的大型環境集團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一方面橫向聯合,實現規模化發展及精細化管理。據統計,2015年國內環保行業并購案例約120起,涉及交易金額超400億元。其中,大型環境集團并購事件最引人關注。2014年首創集團與澳大利亞Transpacific Industries Group Limited集團達成協議,以折合約50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新西蘭固廢公司Transpacific New Zealand (TPI NZ)100%股權,成為國內環保行業最大的海外并購案例。2015年首創集團又收購了新加坡市場份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危險廢棄物處理商,新加坡唯一的污泥處理公司——ECO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te Ltd,以新加坡為跳板打開了東南亞環保市場的窗口。北控集團表現同樣令人側目,繼2016年初合并北京市政院后,又擬105億元收購德國最大垃圾發電運營商EEW。總體來看,行業競爭加劇,產業集中度提高,企業規模擴大,業務整合加速。環保企業并購目的一方面在于獲得技術,比如雪迪龍以約1566.65萬元收購英國Kore公司51%的股權,以獲取質譜儀的高端技術和生產能力。具備技術集成、工程建設、設施運營及投融資能力的綜合性環境集團將成為國內環境產業的中流砥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