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治理項目投資人,有特許經營權作價,缺口部分由政府多渠道籌資作為保障,降低了風險;政府則平衡了政府支出,減小政府短期支付壓力,有利于削減政府地方債務,規范政府中長期財政預算。
業內人士表示,按效付費的核心和難點就是政府信用。不少成功的大型治理項目都有銀行授信支持。
環境保護部與住建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公布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情況的通知》并對摸底排查結果進行了通報。排查結果顯示,截至2月16日,全國共排查出黑臭水體1861個。其中,河流1595條,占85.7%;湖、塘266個,占14.3%。
對于各省市來說,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越來越緊迫。根據要求,各地政府將繼續深化排查工作,及時將新發現的黑臭水體通過“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上報;今年2月底前完成完善黑臭水體整治完成期限、整治責任人等信息工作,逾期未完成的將被約談,并作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的扣分項。
立下了“軍令狀”,但黑臭水體治理作為復雜的系統工程,還有資金、技術、商業模式等多重挑戰。業內人士表示,黑臭水體治理有多種技術路線可供選擇,但是真正要達到水體還清的效果,不僅要依靠技術手段,還需要推廣按效付費機制,在建設運營上下功夫。
三百多億投入錢從何來?
PPP對于投資人,有特許經營權作價,缺口部分由政府多渠道籌資作為保障,降低了風險;同時減小政府短期支付壓力,有利于削減政府地方債務
隨著國家對黑臭水體治理一系列的政策推動,黑臭水體治理進入落地階段,治理需求將逐步釋放。據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測算,按單個黑臭水體治理平均投入2000萬元計算,全國1861個黑臭水體治理市場規模約為372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黑臭水體治理資金大部分是由地方財政承擔,然而由于職能部門缺乏專業性和資金支持,所以由專業的環保企業參與到治理中的PPP(政企合作)模式,更加具有可行性。“貴陽的南明河、北京的涼水河等不少黑臭河流以前都進行過治理,但是最后還是引入PPP機制,由專業的環保公司進行設計、施工,依照績效合同再次治理。”
以貴州省貴陽市南明河治理為例。在這類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流域治水這樣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錢從哪里來?貴陽選擇了引入社會資本的力量。在這一黑臭水體治理中,地方政府與中國水環境集團進行合作。治理項目分為兩期建設,一期項目從2012年開始,總投資約11.67億元;二期項目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建設時間為2014年7月~2015年6月,投資金額21.52億元,第二階段建設時間為2015年7月~2016年6月,投資金額為16.27億元。“試想如果治理費用由政府一次性付清,那將是多大的壓力?”業內人士說。
貴陽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投資人,有特許經營權作價,缺口部分由政府多渠道籌資作為保障,降低了風險;政府方面則平衡了政府年度支出,減小政府短期支付壓力,相當于辦理了長期按揭,有利于削減政府地方債務,規范政府中長期財政預算,對雙方無疑是“物有所值”的雙贏結果。
同時,引入社會資本不僅減輕了政府壓力,還由于專業企業的參與,為政府“省錢“。記者了解到,南明河在二期污水處理廠建設方面,按照當時貴陽市規劃的要求,是在下游規劃建設集中式大型污水處理廠(規模40萬噸左右)。然而,經過調研分析,企業建議在沿河修建十來個5萬噸規模的污水處理廠,統一規劃、就地處理、就地排放。結合沿河污水收集系統、建廠費用及中水回用投資進行成本計算,為市政府節約了十幾億元投資成本。
標簽:黑臭水體
相關資訊